如何客觀、科學地反映和評價我國每年的高等教育質量,不僅是學術議題,更是全社會熱切關注的問題。為推動高等教育監測評估學術研究和創新,1月9日上午,首屆全國高等教育監測評估學術研討會在海口召開。
研討會上,教育部評估中心副主任王戰軍提出,要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的思維,拓展高等教育評估功能。省教育廳副廳長黎岳南表示,監測評估是國家監控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提升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水平,有利于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研討會上還發布了由北京理工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組織編研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5)》。報告披露,2014年,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與2013年相比,我國研究生在校生增加了5萬多人,總數接近185萬人;教育經費增加了9.46%,總額達到30364.72億元。研究生就業率有較大改觀,教育部直屬的76所高等院校中就業率超過95%的有41所。但同時,我國研究生教育也存在培養模式缺少多樣性和靈活性、部分培養單位不重視課程建設、研究生教育質量信息披露不及時、不規范等問題。
課題組也在50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的16918名研究生中開展了研究生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從2012年至2015年,研究生對研究生教育的總體滿意度從63.1%提高到71.7%。
本屆研討會由北京理工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海口經濟學院承辦。
?
?
?
相關鏈接:
海口經濟學院成立高校紅十字會快訊:疑老板欠薪 海口經濟學院一食堂員工欲跳樓海口經濟學院7800學子獲1900多萬助學金?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