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一生
言傳身教砥礪后人
海南這片讓他日夜牽掛的故土,葉佩高一生只回過兩次:一次是回文昌娶原配,一次是作為戰勝方代表回家鄉接受海南島日軍的投降。
抗戰結束后的葉佩高漸漸歸于寂寥。其后的軍旅生涯以頗為不幸的際遇收場。同樣歸于寂寥的,是葉佩高那段輝煌的抗戰往事。
“祖父一生素性淡泊,實干而不求聞達,他的赫赫戰績,我們也都是從叔父、從部屬的回憶文章中得以詳細了解。”葉明說,年輕時知道祖父是抗戰英雄,雖了解得不全面,但我始終謹記父親的教誨,學習祖父的不甘于落后,自律自強。
“祖父的作戰手記上還記錄著他學習英文的筆跡。”這帶給葉明等后輩很大的觸動,當時他的身邊并不缺副官、翻譯等,但他仍對自己嚴格要求,學習不止。“不管是父輩還是我們這一輩,都始終謹記祖父的‘自覺自愿讀書’,并將其灌輸到下一代心中。”
每一個征戰多年的勇士往往心懷家國大義,熱愛家鄉故土、熱愛國家這片熱土。“抗戰結束后,祖父解甲歸田,后來去美國,可他始終要求孩子多多幫助國內。”葉明說,云南騰沖一戰結束后,祖父看到騰沖的孩子家園盡毀,沒有學上,就號召鄉紳富豪出資建立一所職業學校并沿用至今。謹記祖父的教誨,葉氏后輩們熱心慈善事業,不僅在家鄉海南捐助了希望小學,還設立了慈善基金會用于慈善事業。
“祖父的能征善戰讓我們驕傲,嚴于律己讓人嘆服。”葉明說,從祖父那一輩起,我們三代子孫都牢牢記住祖父的為人行事準則,“想要幫助別人,自己首先要不甘落后,只有自己努力長成了一棵大樹后才能為他人庇蔭,才能不成為國家的負擔,作出貢獻。”
葉將軍的大將之風已然成為葉家家風。葉佩高的子孫始終不忘家國大義,他們有的身居美國,但也心系國內發展;有的創業致富,心系慈善事業;有的雖為自由職業者,但也樂于傳播抗戰英雄事跡,不讓后人忘卻。
?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蘭區創新扶貧工作機制 一戶一檔案走上致富路【網絡媒體走轉改】湖南鳳凰脫貧攻堅:“女子嫁接隊”成致富生力軍贛南革命老區: “互聯網+”托起農民致富夢 ?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