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匠人張型富:愿手藝不死 愿手藝相傳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傅人意 時間:2016-09-08 09:05:48 星期四

      六十載手藝守門人

      張型富老人話不多,一把小矮凳,一張鋪滿散亂刀具的桌子,一個質樸的椰殼,一坐就是一個上午。

      一空下來,張型富會從家門口坐公交車到海口新港椰子批發市場挑選椰殼,有時候運椰子的船還沒到,就坐在那癡等。炎熱的夏天,這位瘦小的老頭就埋在椰子堆里,一個個挑選屬于自己心中的“寶貝”。靠著長年的經驗和眼力,透過包裹在外的椰棕,他就能判斷出椰殼的形狀、色澤、厚度、硬度。

      他說,“這門手藝,一天不練就會手生,我學到死,做到老。”如此平淡的語句,掩飾不住老人對這門堅持了近六十載,已滲入血液的手藝的深情。

      13歲那年,張型富進入海口椰雕工藝廠,隨后師從林世先、高毓生、陳益金等椰雕大師。從最初給椰子去皮,打磨椰殼,到學習繪畫基本功,再到接觸椰雕的核心技藝——雕刻,他經歷了一個學徒的艱辛求學路。

      單是從最簡單的畫椰子樹學起,一筆一劃,一個多月就畫了不下500幅。當他看到師傅惟妙惟肖的花、鳥國畫元素作品時,就偷偷用紙和筆描下來,回到宿舍里日夜苦練。

      人老實,坐得住,是師傅們對張型富的評價。上個世紀80年代,椰雕大師高毓生由于手受傷無法獨立完成椰雕作品,在海口椰雕工藝廠幾百人中挑選助手時,就只選了張型富,不難窺見其在技藝上的過硬。

      張型富這一生雕刻了多少作品,他已經記不清了。不過,讓他至今樂道的是,1999年代表海南省人民政府贈送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政府禮品椰雕大花瓶《椰樹傳說》和《天涯歡歌》。

      這兩件堪稱海南椰雕史奇跡的作品——兩個花瓶最大直徑為0.8米,每只重80公斤,瓶體與鏤空荷花底座高1.999米,由5200個色澤相同的椰子殼加工而成,其中嵌有我國南海產的280公斤夜光螺。此外,花瓶圖案上還刻有32000朵桂花、6萬粒沙子,難度已達最高級。張型富就是主創人員之一,這兩件作品讓海南椰雕所承載的輝煌跨越千年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如今,在張型富家里所留的作品不到30件。“福壽齊天”、“八仙過海”、“神女飛天”這些帶有時代烙印卻似乎又與這個時代不合時宜的椰雕作品,讓老人視若珍寶。

      “我的作品是藝術品,不是工藝品。作品也有人出價買,但是我不賣。賣一件豈不是少一件?”張型富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項手藝還有幾十人在做,但是現在從事椰雕的人越來越少,最遺憾的是幾乎找不到人來學。

      “等我死后,這些寶貝可以捐給博物館,沒人學了,最起碼有這些作品可以告訴后人,海南椰雕是怎么一回事。”張型富說。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