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鹿回頭,透著質樸與溫度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尤夢瑜 時間:2017-02-27 09:31:36 星期一

      “鹿回頭”的前世今生

      林毓豪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不少大、中城市雕塑和紀念群像,它們分別聳立在江蘇、廣東、海南、陜西等地。此次回顧展中,展出了《鹿回頭》《南京雨花臺紀念碑》《鑒真登岸》《李綱》《省港罷工》《新花》《孫中山胸像》《黃河英魂——冼星海》等大型雕塑的創作稿。

      提到他的大型城市雕塑,對于海南人民來說,最熟悉的莫過于鹿回頭公園里的《鹿回頭》。

      省文體廳原副廳長陳克勤在其書中稱林毓豪的《鹿回頭》是“傳世藝術杰作”。據他回憶,1982年,當時的三亞還叫“崖縣”,隸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時任州長王越豐建議在三亞做一個有利于促進開放的大項目,以帶動整個三亞地區的改革開放,鹿回頭公園由此而生。

      當年,林毓豪和州、縣里的幾位干部一起走遍三亞不同山頭為雕塑選址。林毓豪大女兒林紓在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里提到:“當時這些山頭都鮮有人跡,他們各自拿一把刀劈荊斬棘,到達不同的山頭上去觀看環境。父親極為重視城市雕塑與其周圍環境的諧調關系,這是父親的城市雕塑作品中一個顯著的特點。”

      決定了雕塑的存放地址后,林毓豪就開始他的創作。為了刻畫人物,他去了幾十趟五指山寫生,觀察黎族少女的勞動動作、神態姿勢等,甚至讓一位黎族獵手跟著他去鹿回頭山上“還原”當時的場景。《鹿回頭》神話故事只有一百來字,林毓豪要根據這寥寥數語去發揮想象,進行創作,他的稿子改了又改。

      在《鹿回頭》雕塑進行放大定型工作時,他和石工們在山上用幾片椰子葉搭就一個小草寮,用來休息和避雨,日曬雨淋中,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正是這樣的堅持與奉獻,以及對家鄉的深情,讓林毓豪塑造出具有海南人文特色的《鹿回頭》。事實上,林毓豪的每一個大型雕塑背后,都有著令人感動的故事。1977年,林毓豪創作《南京雨花臺紀念碑》群像,他跑遍江南地區與四川搜集創作素材,研讀革命先烈們的史料,傳神的人物塑造得以呈現,立于時代之中。

    (編輯:余冰月)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