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南海風云
    白話文運動照亮瓊崖平民教育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傅人意 時間:2017-04-10 09:51:07 星期一

      《海南島漫游記》內頁。

      白話文教材明白曉暢

      白話文運動推廣前,私塾學童們學習的教科書大多為“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白話文教材推行后,對普及平民教育意義重大。一些上不起私塾的普通百姓的孩子,也能低門檻開始學習白話文。”海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教授曾慶江表示。

      曾慶江認為,白話文的“白”,首先指的是明白曉暢。用白話取代文言作為現代教育通用的語言工具,就是采用了人人都能聽、能讀、能寫的白話作為國語,也消弭了精英貴族與平民階層在語言上的區別,這樣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才是真正平等的教育。

      記者翻看由商務印書館在白話文運動前后出版的小學教材《共和國教科書》,仍能感受到薄紙背后力透的撲面而來的全新氣象。

      其開篇處的“編輯大意”寫道:“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義、以養成共和國民之人格;表彰中華固有之國粹,以啟發國民之愛國心。”

      這種教育的精神氣質在白話文運動之后一脈相承。

      1932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葉圣陶主編、豐子愷繪圖的白話文語言教材《開明國語課本》,一張張的通俗易懂的插畫、一句句的明白曉暢的白話,兼顧識字釋義,由易入難。教材中,一句“九月開學,先生,早!小朋友,早。”讓人回味舊時溫暖,稚趣盎然。

      張興吉教授還向記者展示,其珍藏的、同一時期由商務印書館發行的五年級小學生課本《海南島漫游記》,課本以童話故事的方式,給孩子們娓娓講述《風伯伯帶來了新的消息》《海南女郎的家和飛馬》《游了蘇東坡的祠堂》《定安的咖啡和文昌的肥雞》等具有海南風情的故事。

      “嘭嘭嘭!”“誰呀?”小丁丁在床上睡覺,小丁丁的眼睛很模糊,小丁丁跳下了床,去開了房門……”這是開篇《風伯伯帶來了新的消息》中的白話表述。

      文史學者、著名作家伍立楊認為,《海南島漫游記》已完全是新文學的白話文表述的形式。即語言上口頭與紙上所寫的完全一致。相對于以前的三字經百家姓等,是一種文體的全然革新。“全然的白話文,對于小學生而言,帶來一種更容易為其幼小的心靈所接受的特點。”

      《海南島漫游記》對海南學生有很強的針對性,可見民國時期教材的先進性。”海口實驗中學副校長翁文津說,白話文教材對當今教育有一定啟發意義。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