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單憬崗 時間:2017-05-15 09:34:50 星期一

      樂東農諺“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無收在于水”,足見水對于稻作的重要性。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通訊員 鐘玉瑩 攝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千百年來,海南農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大量的農諺,揭示了大自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運行規律,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海南農諺通俗形象,內容豐富,直到現在還有很大的應用價值。海南農諺與農業生產之間關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地域農諺具有不同的效用,對指導勞作與生產生活,起了不可估量的效用。因此,將農諺稱之為指導海南農漁業生產的“百科全書”,恰如其分。

      水稻與種植

      海南島氣候溫暖、雨量充足,很適合水稻的生長。因此,海南盛行稻作,“七十二行,種稻為王”“作物百種,稻谷為王”。據《中國諺語集成·海南卷》副主編符策超介紹,海南農諺中有關水稻的條目特別豐富,從耕地、選種、育秧、移栽、用水、施肥、除草、滅蟲,直到收割、儲藏,有著一整套的寶貴諺語。與種植水稻有關的田地、耕牛、農具、勞力、氣象、時令、運輸、供銷等等,都不乏諺語流傳。

      海南農諺倡導,稻田整地應改良土壤,深耕早耕,因為深耕可以加厚土層,保蓄水分,并能消滅病蟲雜草。早耕可以促進土壤熟化,吸肥保水,增進地力。這類的農諺不勝枚舉:東方有“改良土壤,水稻高產”,保亭有“生土壓熟土,一畝等幾畝”“三耕六耙多鋤田,一造收成抵一年”,儋州有“地是刮金板,人勤金越多”“犁田深一寸,谷穗長一寸”,等等。

      海南農諺很重視選種,宣揚選用優良品種是保證水稻高產豐產的重要措施。很多地方農諺都反復強調選種的意義:海口有“一粒好種,千粒好谷”,陵水有“參天大樹始于幼苗,豐收稻谷始于苗種”,保亭有“種子年年選,產量歲歲高”,臨高有“種地補選種,盡是白費工”等等。

      “早播爛秧,遲播沒收”,這句農諺充分說明了適時播種的必要性。那么,究竟水稻何時播種才算適時呢?那是因為各地氣候和稻種特性不同而各異的。例如,昌江農諺說“正月浸種,二月插秧”,樂東的農諺則說“播種不過五月,插秧不過七月”,保亭則有“六月犁田作秧地,最忌芒種下種子”。

      水稻的施肥量很大,必須重視施基肥,不僅要數量多,而且要質量好。這樣可以使禾苗生長健壯,谷粒飽滿。因此,海南各地的農諺都非常重視施肥:澄邁有“人靠五谷養,稻靠糞土長”,臨高有“種田無竅,只怕肥少”,儋州有“糞里有黃金,積肥如積金”“糞是莊稼寶,沒糞長不好”,等等。

      稻田應該實行淺水勤灌溉,這樣既可供給水稻所必須的水分,有可增高稻田的溫度與土壤中的空氣,使得水稻根部發育良好,生長健壯,防止倒伏和病蟲害。海南農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根據水稻不同發育時期,合理灌溉的經驗,在農諺中充分表現出來:樂東有“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無收在于水”,海口有“水利不修好,有田等于無”,文昌有“冬天深水是被,夏天淺水是火”,等等。

      有關海南的作物種植,海南的農諺中不僅僅有水稻的,還有其他諸多作物的。例如,很多是講如何種雜糧的:“三月種豆豆無仁,四月種薯生細根”,講的是大豆與紅薯;“稻種在田,木薯種山”,說到了木薯;“谷雨有雨田種芋”,提及了芋頭;還有講山蘭稻與棉花的“三月雨,長棉果;四月雨,種山蘭”,講玉米、谷子、高粱的“玉米稀,谷子密,高粱中間立”。也有很多是講種瓜菜的,儋州有“瓜瓜菜菜半年糧”,海口有“想發財,種瓜菜”,澄邁有“豆三、菜四、瓜蒲十二”,陵水有“七蔥八蒜九葫蘆”等等。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