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琦 油畫《五指山響水鎮的村景》
王雄 油畫《三月花》
海南,不僅有挺拔的椰樹、清澈的海洋、柔軟的沙灘,她還有千般姿態、萬種風度。她還是藝術的殿堂,藝術家們靈感的發源地。近日,“南海風——油畫家眼中的海南之美藝術邀請展”在江蘇無錫鳳凰藝都美術館開幕,來自海南的20位油畫家攜近百幅優秀作品,向江南地區人民展示別樣的南海風情。
??谑忻佬g家協會主席王銳表示,此次的交流展非常成功。“在向無錫市民展示海南風光的同時,海南畫家也在江蘇進行了采風作畫,并將在近期展示采風成果,把江南獨特的風光帶回海南。”
省級聯展
體現海南油畫水準
此次海南油畫家受邀在鳳凰藝都美術館舉辦的展覽,是繼成功舉辦湖南、福建、四川等省油畫家聯展之后,再一次舉辦的省級油畫展,得到了海南省文聯、海口市委宣傳部及油畫界的高度重視,集結了潘正沂、王銳、陳奕文、劉運良、李生琦、易武、陳研、馬杰、周鐵利、王雄、馮青、譚龍建、梁峰、林鴻平、陳雄、徐麟、云泓崴、吳武軍、吳楚宴、韓有亮共20位一線藝術家組成的強大陣容。
著名藝術評論家馬良對本次展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南海風——油畫家眼中的海南之美藝術邀請展”,是繼2003年第三屆中國油畫展上,海南油畫以異軍突起之勢引起中國油畫界矚目之后,再一次集結了全省油畫家的一次集中展示,盡管還未能薈萃海南油畫界的所有人才,但若要說基本體現了海南油畫近些年來的整體風貌和水準,則毫不夸張。
“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海南的20位藝術家涵蓋了老中青三代?!蓖蹁J說,展出的85幅作品全面展示了海南油畫的發展現狀和代際傳承,而且從他們各個時期的創作風貌中,亦可感受到海南省在不同年代的歷史變遷。海南建省雖不到30年,但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都堪稱豐富多彩,且具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個性特質,比如熱帶風情、黎村苗寨等。在改革開放風云變幻的幾十年中,海南又由于處于大海洋時代、“一帶一路”的前沿地帶,不再是一個“邊緣地帶”,而是成了全國乃至全球矚目之地。
因此,本次??谟彤嫾衣撜?,既是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現,也是全面記錄海南發展進程的圖像史詩。從“淺吟低唱”到“洪鐘大呂”,從漁港海礁、騎樓街景、熱帶花樹等題材,到雄偉壯闊的山川景物、鏗鏘斑斕的大手筆,映照出海南省從南海一隅躍升為大海洋時代全球矚目之地的翻天巨變。
出島展示
呈現海南歷史變遷
本次畫展的舉辦地江蘇無錫,有何不一樣的含義?王銳告訴記者,無錫是中國文化史上具有極為重要歷史地位的“江南文化”的核心區域,元四家、“吳門畫派”等都處在“太湖流域”,中國油畫史上諸多代表人物如徐悲鴻、劉海栗、吳冠中等,都生長在這一地區附近。
某種程度上,無錫畫材集團開疆拓土所走過的路程,正是我們油畫家正在踐行的。而鳳凰藝都美術館已成為各省油畫家期盼展出的寶地,海南省油畫家在時隔15年之后又一次“出島”展示,加入鳳凰藝都美術館一年僅幾次的重量級油畫大展的序列之中,當中的深厚含義不言而喻。
“很高興此次能夠在無錫展示海南的油畫作品?!焙D鲜∮彤嬙簩W會副主席梁峰表示,此次活動共選送了5幅油畫作品。其中有兩件是表現黎族題材的寫生作品,表現了黎族原生態的生活場景。另兩件是課堂寫生創作的作品,包括入選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和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美展優秀獎的作品《寂靜的蓮》,及在海南省美展獲獎的作品《荷馨》。
林鴻平 油畫《騎樓余暉》
易武 油畫《紅沙漁港》
在梁峰看來,“這是繼2003年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后,海南油畫又一次大規模上檔次的出島展出。向外界整體展示海南原生態油畫的面貌,也是一次與外界交流的難得的好機會?!?/p>
參展藝術家代表、原海南省美協副主席、??谑杏彤媽W會主席潘正沂深情地表示,10余年后,海南畫派在美麗的江南再聚首,展示了海南省油畫界的整體風貌,藝術家們也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溫情和大美,并有幸在這里展開風景寫生創作,成為海南、江南兩地藝術界的一樁美事。
馬良談到,海南油畫史這十余年來,本土藝術家在“發掘地域文化精神”美術道路上進行了多維度探索;海南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一些高水平旅瓊藝術家,他們豐富了海南油畫界的風格形態;包括海南畫派系列展覽及研討活動、觀瀾湖藝術寫生計劃、南方油畫山水畫派等高素質、高水準藝術活動、藝術團隊在海南的頻密亮相,促進了海南油畫語言的交流提高;“油畫民族化”、“寫意油畫”等全國油畫界熱烈討論的話題在海南油畫家中也有不少回應;海南文化界十余年來的思想文化碰撞帶給油畫家的激蕩與靈感……這些對感悟本次畫展都大有裨益。
鳳凰藝都美術館館長鄒芳則說,海南20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中,既有漁港海礁、騎樓街景、熱帶風情,也有洪鐘大呂、鏗鏘斑斕的大手筆,折射出海南省在大海洋時代下的風云變幻。因此,本次海南省油畫家聯展,既是一個省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現,也是全面記錄海南發展進程的圖像史詩。
多管齊下
打造平臺促進交流
除了在江蘇無錫展覽作品外,海南的油畫家也一點沒閑著。王銳說,自展覽開始后,海南畫家與江蘇畫家結伴,到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歷史街區、陽山古鎮、巡塘古鎮開展采風寫生活動?!霸诓娠L的那幾天,我們經歷了江蘇艷陽高照、陰天綿綿、暴雨驟降的天氣,給我們的作品帶來了別樣的生機和多重的色彩?!蓖蹁J透露,將在近期舉辦關于江南風光寫生的油畫作品展,“不僅把海南的風光帶到江南,豐富當地的文化色彩。同樣地,也要把江蘇‘帶回’海南,讓海南的觀眾在畫布上領略江南風光之美?!?/p>
此外,在展覽期間,海南油畫家與江蘇油畫家,共同舉辦了一場圍繞海南油畫創作與江南油畫藝術界的學術言談會。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對兩省的油畫發展獻言獻策。
自1988年海南建省以來,海口的美術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繁榮的同時,大家對理論的梳理,尤其是建省初期至2000年間美術事業發展過程中的資料收集、整理較為缺乏,特別是隨著一些老畫家的離世,使得一些資料及影像、圖片的收集更為艱難?!耙虼耍磥?年,海口美術家協會將組織相關方面的專家學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诿佬g史的編撰,并借此梳理??诿佬g的發展脈絡,努力構建一個具有主流方向,同時又更加多元化的美術生態?!蓖蹁J說。
再者,繼續加強請進來、走出去的美術發展格局。未來5年,海口美協將努力拓展已在國內形成重要影響的“觀瀾湖藝術寫生計劃”這一學術平臺,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邀請300名國內外著名畫家到??趯懮鷦撟?,為??跇嫿▏H化濱江濱海熱帶花園城市提供文化支撐,同時把海口的美傳向四方。
此外,多方籌集資金,以美術創作實踐進行學術引領與理論思考來闡述海口美術的“地域精神與品格”,彰顯??谠诖蠛Q髸r代格局下的“精氣神”,促進??谕瑖鴥任幕瘡娛≈g的交流與進步。??诿绤f計劃與湖南張家界、江蘇無錫、廣西桂林、山東威海、福建廈門、廣東廣州等城市進行學術雙向交流、寫生與展覽,拓展海口美術對外的影響與學習。同時,??诿绤f還將以此為契機,以5至10年時間組織畫家、理論家分別對??诶辖?、海口火山村落、??诩t樹林、??跉v史人文、當代??诘戎T多方面進行專項研究。
尤為重要的是,“加強對青年美術家的扶持力度?!蓖蹁J談到,未來5年,海口美協將多方籌集資金,在全市范圍內扶持10至20名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畫家,幫助他們舉辦個展及研討會,加大對他們的宣傳力度并帶動??诿佬g界新生代發展。
在中國油畫寫生俱樂部海南分部主席符國平看來,將海南的油畫推向更加廣闊的平臺,需要多管其下,多方聯合努力。他說,日前舉辦的“構建椰樹下的三角梅——藝術家眼中的??谥馈睂懮鷦撟鞔笮突顒樱I并豐富了??谌嗣竦木裆?。
相關鏈接
取象海南
■?盧世剛?(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畫家的魅力正在于觀眾可以透過畫家的畫去重新發現自己從未在景物中發現的意義,正如“你在海南看到了什么?”這句話對于普通游客一定是一個含混和難以解釋的問題,而當畫家用他的畫使問題得以澄清時,海南的魅力自然就變得明朗了。畫家的畫中總有不可替代、值得分享的觀看經驗。我想這就是“畫家眼中的海南”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們把海南之美當做主題,這里當然和海南的山川景物相關,然而更重要的是作為畫家努力向外界傳達的視覺經驗,就是說,海南的畫家必須探索如何傳遞某種屬于自身的觀看經驗,這種經驗既來自生活環境,也來自他們在共同環境中所形成的觀看經驗和交流模式,是把景物和觀看景物的方式聯系在一起的能力。離開觀看經驗實際上我們是看不見所謂景物的。如果觀看不是賦予意義過程,我們能看到的無非是關于海南的一堆散亂的、碎片化的視覺印象而已,換句話說,是共享的觀看經驗構造了我們的景物,而景物的背后則是隱匿其中觀看經驗。
就海南風的定位而言,之所以它值得關注,我認為是在這個主題之下的景物和觀看經驗之間的特殊意義。打個比方:牡丹、梅花和三角梅都是并不罕見的植物,然而在藝術領域里,積累于三者之間的觀看經驗卻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也許我們在回顧我們的傳統時,圍繞著梅花的意象無疑是更鮮明生動的,它似乎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含義。它每每出現于我們的藝術和繪畫中,無數的詩人畫家通過他們的作品把梅花和對于梅花的觀看經驗牢牢地聯系在一起,于是,梅花和關于它的觀看經驗就一起構成的我們的文化一個華彩的段落。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成果。其實,從牡丹到梅花再到蓮花的觀看經驗的擴展也正是中華文化不斷開拓的一個鏡像。顯然,在三角梅和它的觀看經驗之間,我們還無法要求和梅花一般的能見度,恰恰是因為它們是在摸索中的、尚未達成的文化實踐。和所有地域風格的形成過程一樣,我們很難說是獨特的環境成就了畫家,還是畫家賦予了環境以獨特的意義,海南的地域文化和景觀環境,它們的意義尚待通過創作實踐的積累而在文化中得到進一步確認。其中,畫家、景物和觀看經驗三者的關系的變動和更新也正是我們源源不斷把新的視覺經驗匯入我們的文化的過程。從這個意義而言,我們現在所做的正是為在海南的景物和畫家之間構筑新的觀看經驗的探索性的工作。
?
?
相關鏈接:
海南14名青年油畫家作品??谡钩?展期為5月21日至31日?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