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溟奇甸圖》局部。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當長達108米的畫卷《南溟奇甸圖》徐徐展開,海南各地風物在眼前浮現時,很多人都會由衷地感慨道:“真壯觀啊!”
這幅恢宏壯觀的畫卷由祖籍南京、目前長期定居海南的七旬國家一級美術師何牛耗時3年繪制而成。畫作中融入了他對海南的所思所想所感。由于規模宏大,攝影師要運用航拍設備,才能完整拍下整幅畫卷的全貌。
日前,記者來到何牛家中,了解這幅畫卷創作背后的故事。

何牛用3年時間繪出長達108米的畫卷《南溟奇甸圖》。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發現更多海南之美
何牛退休前,在南京藝術學院擔任副教授。退休后,到海南采風的他深深地愛上這里,并將戶口遷到海南,成為一名“新海南人”。
“海南五彩斑斕、生機勃勃,這里的一景一物都與我的心靈契合。”何牛告訴記者。從2011年起,他開始在海南長期定居進行藝術創作。
在海南定居后,何牛發現了更多海南之美。一次,他偶然讀到明朝大學士丘濬的《南溟奇甸賦》。看到畫作《寶島長春圖》后,他決定為海南創作一幅百米畫卷《南溟奇甸圖》。
海口標志性建筑世紀大橋、騎樓老街、文昌宋慶齡故居、晨霧繚繞的五指山、慈穆莊嚴的南山海上觀音、層巒疊嶂的尖峰嶺……展開這幅去年年底創作完成的《南溟奇甸圖》,浩瀚萬千的海南全貌逐漸呈現眼前,畫卷創作筆法變化多端,狂放中不失靈秀。
再仔細觀察,畫中還分布著山間稻田里耕地的水牛和正在插秧的老農、在旅游景點游覽參觀的游客、街道上叫賣的小商販等一百多位人物。
在這幅包羅萬象的畫卷中,你會驚奇地發現,壯闊的大海與祥云融為一體,雄壯的山川河流和質樸沉默的紅土地相互依存……
在筆法和構圖上,何牛采用了中國畫技法,但是這幅畫作不僅有純粹的黑白潑墨,還有椰子樹的綠、海水的藍、三角梅的多彩艷麗。畫作中,既可以找到西方繪畫的色彩運用和明暗透視手法,又能讓人領略到傳統中國畫寫意雋永的魅力。
(編輯: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