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新春走基層

    澄邁低保戶住進新房
    編輯:黃尉 作者:陳超 林旭 黃華師 李唐旭 發布時間:2011-02-03 15:16
      

      澄邁低保戶鐘瓊娃住進新房

      兒子今后娶媳婦不用愁

      “喲,低保戶的房子,這么漂亮?!”今天下午,當澄邁縣新春慰問人員來到老城鎮孟樂村低保戶鐘瓊娃家時,不禁有些感慨。

      這是一棟兩層的小樓房,外墻用淺黃色的瓷磚裝飾,一扇對開的不銹鋼大門,門上鑲著“吉祥如意”的紅字。樓房主人是41歲的鐘瓊娃。幾年前她丈夫不幸離世,留下一對未成年的兒子。

      帶著靦腆的微笑,鐘瓊娃走出來迎接客人。“剛住進來幾個月。”“墻磚、地磚都是我自己挑的。”“除了床是從老家搬出來的外,桌子、衣柜是新添的。以前的老房子也放不下這些東西啊。”面對陌生的訪客,鐘瓊娃有些害羞。但很快,她就開心地向大家介紹起自己的新家來。“洗衣機、熱水器都是新買的,以前在老房子,大點的家用電器就是一臺電視機,是和丈夫的哥哥合買的,壞了一直沒錢修。”

      2009年,孟樂村為了配合海口綜合保稅區建設而整體搬遷,被征地1000多畝。全村新的宅基地集中在一片90畝的土地上,政府為村民提供了4種可供選擇的戶型,按村民家庭成員多少分配住房面積。

      鐘瓊娃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搬遷前,自己帶著孩子和公公婆婆、丈夫大哥一家一起擠在不足百平方米的老瓦屋里。“現在好啦,公公婆婆分到一棟樓,大哥家也分到一棟樓。”她打開后門指了一下不遠處,“老人的樓房和大哥的樓房在一起。雖然分開住了,但平時我們還是常在一起吃飯。”

      孟樂村村民小組長羅召育介紹,搬遷中,每戶村民都按人頭獲得土地征收補償款、建房補貼等多項補償。“像鐘瓊娃家,建了新樓房,還有些余錢發展生產。”

      正說著,鐘瓊娃的大兒子羅言亮回家了。小伙子今年19歲,由政府安排在老城鎮的一家酒店當收銀員,月收入800多元。鐘瓊娃說,現在自己和小兒子兩人每月共有240元的低保,加上大兒子的收入,過日子沒問題。

      “房子建好啦,兒子今后娶媳婦不用愁,這最讓我安心了。”送記者一行時,鐘瓊娃悄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