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口網2011專題>

    從全國兩會看海南代表、委員的履職責任和高度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04-24 21:20

      海口網4月24日消息? 一年一度的兩會,往往被人們視為獲取決策信息的重要來源,兩會期間發出的聲音也屢被當作分析中國政策走向以及未來政治發展的重要依據。

    ?

      而2011年之于中國,非同尋常。“十一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二五”航船即將啟程;本世紀頭20年的中國發展關鍵期,已經“賽程過半”;“三步走”戰略前兩步已經邁過,正向第三步目標闊步前進。

    ?

      2011年之于海南,也意義非凡。國際旅游島建設開局之年的各項階段性建設發展目標圓滿完成,相關優惠政策相繼落地,國際旅游島建設步入蓄勢待發、加快發展的關鍵之年。

    ?

      2011年,中國將以怎樣的姿態再出發?2011年,海南在全國的發展版圖中如何再創新篇?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便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

    ?

      或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出席今年全國兩會的海南代表、委員表現出較強的履職責任。兩會期間,駐瓊全國政協委員提交大會提案43份,海南全國人大代表團提交議案建議57件,內容涉及農業、工業、教育、醫療衛生、旅游、文化、生態、交通、水利、金融、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不少建議意見受到會議和中央媒體高度關注。

    ?

      與往年海南代表、委員們多聚焦經濟話題相比,今年海南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涉及面廣,內容豐富,關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積極運用提案、議案吁請國家有關部門對海南的發展給予支持等。比如,聯名提案建議國家有關部委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海南國家熱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進程;比如,建議把民富優先作為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政策目標,確立民富優先的改革導向;比如,圍繞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需要國家加大扶持力度的事項,提出了許多建議性意見……


      打造“泛國際旅游島”經濟圈

      

      怎樣把海南國際旅游島做得更大更強更有后勁?全國政協委員、原全國工商聯常委、原海南省總商會會長童石軍提交了關于打造“泛國際旅游島”的提案,指出要發揮海南靠近廣東、廣西的優勢,依托廣東、廣西城市群體整體的發展來建設,從而形成“泛國際旅游島經濟圈”。

      

      他表示,打造“泛國際旅游島”有其必然性。首先,地緣相近,廣東省雷州半島最南端(徐聞縣)與海口相距18海里,是大陸通往海南之咽喉,瓊州海峽兩岸同城化趨勢非常明顯。其次,文化同源,粵、桂、瓊地緣相近的市縣有著歷史文化方面的淵源關系。第三,產業互補,“泛國際旅游島”為海南科技工業發展帶來了希望。

      

      童石軍認為,瓊州海峽兩岸旅游資源對接互補,必將拓寬旅游經濟產業鏈的寬度,在實現我國南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同時,提升旅游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比如,海南三亞有聞名于世的天涯海角、南山寺,廣西有名揚四海的桂林山水與北海銀灘,廣東有湛江著名的湖光巖、徐聞全國最大最美麗的珊瑚礁群。幾者的組合以民族融合的多元文化,以藍天、白云、空氣、陽光、海水、沙灘為色彩,用“國際旅游島”同一張名片迎接四方來客,在國際濱海旅游市場的競爭中必將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建設“泛國際旅游島”,也有利于瓊州海峽兩岸資源對接,優勢互補。童石軍認為,在產業對接上,區域內的地區可借助“國際旅游島”的政策效應,轉變或共同打造為發展本區域內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如利用海南的濱海旅游業帶動雷州半島周邊旅游產業,打造資源互補的大旅游區域;利用海南及雷州半島的特色熱帶農業和天然溫室,共同打造中國最大的冬春季“菜籃子”基地,確保全國冬春季蔬菜供應;利用廣西沿海的工業園區,形成互補的工業產業鏈。

      

      同時,可加快瓊粵跨海大橋及快船業務的開展,打破制約兩岸經濟發展的瓶頸,共同營造海南、海北“一小時經濟圈”,努力打造中國大陸最南端的交通貿易港,成為“泛國際旅游島”國際、國內的物流中心。


      將海南納入全國低碳試點省

      

      在海南正在火熱倡導的“低碳”理念,隨著海南代表團的赴京參會,其熱度也延伸到了全國“兩會”現場。巧合的是,海南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地向大會表達了共同的心愿:把海南納入全國低碳試點省,把海南建成全國低碳示范省。

      

      建議指出海南已在省內開展低碳試點工作,探索不同模式。一是在海口市、三亞創意產業園、保亭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開展低碳城市、城鎮、園區和景區試點工作。二是中日合作瓊海樂城太陽與水示范區項目通過運用“太陽經濟”的理念和先進的技術及環保材料,將樂城島逐步建設成為集節能環保、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和人居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城。三是保亭六弓鄉將建立低碳發展實驗區和新農村示范點。四是海南“開維低碳生態健康城”已完成初步規劃編制,有望成為海南首家“低碳生活”小區。去年,海南省成立了低碳經濟政策與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圍繞海南低碳經濟政策及發展戰略、新能源及節能減排技術、低碳生活模式設計與示范區建設規劃等方面的課題開展研究。

      

      為此,出席全國兩會的海南代表和委員們認為,海南有條件、有基礎、有必要建成全國低碳示范省。建議盡快將海南作為全國低碳示范省來建設,建議國家在財政、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海南政策支持,在項目建設和資金上,適當對海南傾斜,推動海南低碳示范省的建設,進而把海南建設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


      把海南作為全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

      

      從各地情況看,地區間、城鄉間面臨的行政體制束縛和行政區劃壁壘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迫切要求加快推進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從綜合因素看,海南最有條件成為全國推進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點省,他建議國務院把海南作為國家推進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驗區。

      

      遲福林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要突破市縣間的地域分割和行政分割,把海南島作為一個整體來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城鎮總體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和協調機制,形成推進城鎮化的合力,支持海南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重點在基本公共服務體制和土地管理體制等方面給予支持。并以海南為試點,探索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的中央地方關系。明確各級政府公共職責分工,使其法定化。支持海南在公共服務體系框架下整體設計和全面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試點,把事業單位建設成依法獨立行使職能、高效運作的公共服務供給服務主體。在重大項目建設上給予海南支持,重點在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力、通訊、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海南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批準海南作為“國家新能源應用示范區”

      

      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是我國應對能源和環境危機挑戰的戰略選擇,也是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面臨的重大挑戰。海南是目前能源結構較好的省份,全國政協委員王路呼吁國家批準海南作為“國家新能源應用示范區”,他還建議國家批準并支持在海南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

      

      王路認為,海南作為國家新能源應用示范區有重要意義。目前就全國而言,海南是能源結構較好的省份。海南作為新能源示范區,對于探索新能源利用的路線圖,?獲取新的競爭優勢,充分發揮經濟特區的“窗口”“排頭兵”作用有重要意義。

      

      王路列舉了海南新能源發展的資源優勢:海南是“陽光島”,太陽能資源很豐富,利用價值非常高。海南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風能資源豐富,風能開發潛力巨大。海南又是國內最大的海洋大省,海域面積遼闊,海洋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洋能源資源。

      

      在新能源應用方面,海南也有一定基礎,“十一五”期間,海南省新能源產業取得快速成長,海南省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已達35%,居國內各省領先水平。太陽能產業方面,海南英利太陽能電池一期產能達到100兆瓦,海南漢能光伏產業研發制造基地項目開始建設。生物能源產業方面,沼氣建設取得國內領先成績,農村戶用沼氣達到35.6萬戶。新能源汽車方面,海口市節能新能源汽車試點啟動,由海馬汽車生產的12輛普力馬純電動汽車交付海口市示范推廣。

      

      王路建議,國家批準海南作為“國家新能源應用示范區”,在發展新能源方面,給予海南在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支持。并通過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構建完備的產學研結合的創新研究開發體系,促進新能源應用技術和相關產業發展。在“十二五”期間,在海口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應用試點城市基礎上,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在海南全省范圍內推廣和應用節能替代燃料汽車和電動汽車,鼓勵在公共交通、公務用車、出租車等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發行教育彩票,籌教育經費

      

      既要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又要在不增加人民負擔的條件下,籌集到更多教育資金,林方略委員向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交《建議國家發行教育彩票的提案》,建議在國家“公共財政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以前,建立一個獨立于國家財政體制外的基金,以填補國家財政體系對非義務教育撥款不足的部分,即發行“教育彩票”。

      

      提案認為,發行教育彩票是籌措教育經費的有效途徑。彩票是對社會資金的良性開采,買彩票是自愿行為,效益較大。發行教育彩票,能夠籌集到穩定的資金來源。如果在全國范圍內發行教育彩票,只要將彩票面額、中獎面和發行總數確定在一個適當水平,每年可由此獲取相當數額的教育公益金。

      

      提案指出,發行教育彩票時機已經成熟。從體育彩票及福利彩票發行情況來看,彩票發行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并且體彩和福彩發行多年,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重視教育投資漸成國民共識。通過發行相應的彩票,來激發居民捐資助教的熱情,寓回報于奉獻之中,收益蘊藏于風險投資之中。這樣,不僅使一些對教育事業關心、支持的有識之士自覺地通過購買教育彩票等實際行動捐資助教,客觀上也推動社會各界加入捐資助教的行列之中。


      立法保證保障性住房建設與分配

      

      如何讓最需要的人住上保障性住房,實現公平分配?全國兩會期間,海南團全國人大代表陳國誠提交建議,希望通過立法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與管理,讓這項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實處。

      

      保障性住房正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陳國誠說,在保障對象上,各地方政府根據實際,均有不同規定,但絕大多數地方政府更多的是以戶籍、人均年收入、目前居住的人均面積作為硬性指標,但這種標準是否科學和公平值得探討。他認為,建設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目的是想解決由于社會的貧富差距大,資源分配的不公平而引發的社會矛盾。而在保障對象的設計上缺乏合理性,科學性及社會的認同性,將會引發新的社會不公,造成新的社會矛盾。

      

      陳國誠說,在保障性住房問題上,地方政府當前重建設、輕管理現象非常普遍。對保障性條件動態管理的缺位,將會引發政府公共資源新的一輪分配不公。從國際經驗來看,許多國家都是通過立法,在法律層面上確定嚴格準入及退出機制管理,實施有效的動態監管,保障了政府公共資源的分配公平。雖然我國于2005年發布《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請、審核及退出管理辦法》,但因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管控效用并不大。在立法上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動態管理機制,是住房保障工作得以正常運轉、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公平得以體現的根本性措施。

      

      陳國誠認為,社會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徹底解決需要全社會長期的努力。地方政府作為實施保障性住房的主要責任主體,如何保證在覆蓋范圍、財力投入等方面的可持續性,是實施保障性住房政策成敗的關鍵,這也需要在國家層面上立法來加以約束,使得各級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工作明確為常態性的而不是突擊性的,從而在法律上明確各級政府在土地利用、財力、覆蓋范圍等方面的保證,這樣才能有力地保證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可持續性。


      組建農業公司,培養“農業工人”

      

      制約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瓶頸是什么?實現農業現代化有無捷徑?作為一名農業戰線的人大代表,王一新建議,在不違背我國“家庭聯產承包”的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權作價入股,組建農業公司,從而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在他看來,實現規模化有兩種組織方式可以選擇:其一是以公司和資本為主導,吸引農民帶著承包權入股,成為公司股東;其二是以村或更大的行政區域為主導,先把農民承包權變為股份,再引入農業公司經營管理。他認為,第二種組織方式,在中國尤其有推廣價值。

      

      王一新認為,如果把中國大部分耕地相對集中,分成若干個組織化程度高、管理水平高的農業公司,以資本為紐帶,將給中國農業發展帶來兩個深刻變化。首先,在接受專門培訓后,許多農民將變身“農業工人”,在農業公司從事某一工種的工作。比如,某農民以2畝地入股,但他成為“農業工人”后,他可能只管他家那塊地的灌溉,而測土、施肥、收割等環節,都由其他的“農業工人”來完成。這些“農業工人”將享受企業的社保福利。這將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打下重要基礎。第二,如果真正按工業化理念對農業生產進行管控,就將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打醬油的錢也可以買醋”

    ?

      當前國家對城鄉低收入群體有多種補貼,如對農民的扶助性補貼達幾十項,如何使用這些補貼,也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自主權。對低收入群體的住房補貼,主要目的是幫助他們解決住房困難,但如果他們在短期內不能改善住房條件,有其他急需的用途,也可以使用這筆錢。打醬油的錢也可以買醋,低收入群體自己更知道哪些地方急需用錢,讓他們靈活地支配補貼,更有利于改善他們的生活。

    ?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

    ?

      “農產品漲價要漲到農民口袋里”

    ?

      農產品適當漲價不是壞事,關鍵是漲到農民的口袋里。如果通過農產品價格合理回歸,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讓農民愿意當農民,讓農民有經濟地位,讓城里人跟農民在一起不再有心理優勢,讓城里人愿意當農民,中國的農業就更有希望了。

    ?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王一新

    ?

      “讓農民工成為歷史”

    ?

      30年來,農民工這個特殊群體在為工業化、城市化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卻難以公平分享改革發展成果。我國已進入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的時期。無論是從現實需求還是從發展趨勢看,都需要在‘十二五’中實現農民工市民化,讓農民工成為歷史。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者:楊媚] [編輯:李昕昕]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