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行動應常態化制度化
主持人:我們該如何看待“網絡水軍”、“網絡推手”?
程曼麗:四部委針對非法網絡公關進行專項整治事出有因,也是非常必要的。
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時間,有一些企業,也有一些個人,通過一些非正當的手段在網絡上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捏造事實、進行話題炒作、制造一些虛假民意,給競爭對手的名譽造成很大的損害。此外,這種所謂公關活動造成的后果絕不僅限于公關領域,而是對網絡環境,對市場競爭環境,甚至對社會風氣都產生了毒化作用。長此以往,大家很難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假,對包括企業在內的一些單位和組織缺乏信任感,而信任危機的出現對社會而言,后果非常嚴重。
實際上,四部委專項整治的消息發出后,我注意到了公關界的反應,大部分合法經營的企業老總都非常贊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認為某些利用這種手段進行非法操作的公關公司是害群之馬,對于公關界的正常發展造成了惡劣影響。
金兼斌:網絡公關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因為網絡客觀上為告知公眾提供了新的場所與空間,提供了新的機遇。如果公關公司要像在傳統媒體里推廣產品那樣在不同的網絡論壇或網絡空間中做一些報道,甚至專門做一些廣告性質的內容策劃,我覺得這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它提供的內容信息或者是背后的代表人群具有明顯的虛假性,這可能就有問題,將會導致整個網絡公關行業公信力的下降,對全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所以,對網絡公關要一分為二來看,對于非法網絡公關進行治理。
主持人:針對非法網絡公關,究竟該如何治理呢?
汪玉凱:治理非法網絡公關要區分情況,一種是通過法律進行治理,這是基礎。如果“網絡水軍”或“網絡推手”捏造事實進行攻擊,觸犯了法律底線,那么不管個人或是群體,他們都要承擔法律責任,這是不能容忍,必須要治理的。第二個是道德層面,就是道德對人們行為的約束。有些網絡公關行為雖然不犯法,但是它散布很多虛假信息,誤導社會公眾,這也是不行的,要從道德層面進行正面引導。
程曼麗:四部委聯手集中對非法網絡公關行為進行打擊,我相信通過兩個月的整治會取得明顯成效。但是我們還應該考慮一些更深層的問題,比如,如何使整治行動常態化、制度化,其中涉及到很多層面的問題。首先,就是有關網民素養教育。網絡提供了自由發言的平臺,廣大網民要在利用該平臺的過程中成為負責任的發言者。其次,依法治理網絡公關行為,需要一些技術手段的支持和專業的研究,需要完善相關的程序、機制以及專門的法律法規。此外,相關網站還要將防范網絡水軍、推手滲透貫穿到或者是落實到日常管理中。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戴琳凌] [編輯:李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