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青年路的廉租房小區——民安小區環境干凈整潔。(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海口市青年路的民安小區,是海口第一批廉租房建設項目,6棟藍白相間的6層樓整齊劃一,環境整潔漂亮。在這個廉租房小區里,安置著來自海口4個區的住房困難戶,共住著496戶人家。身患高血壓、氣管炎的43歲女子王春麗一人帶著17歲的兒子就住在這里。
在經歷一段不完滿的婚姻后,十幾年來,王春麗獨身帶著兒子在外租房,一度過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貧困生活。2009年,母子二人搬進了36.16平方米的廉租房,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日子,有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而在17年的含辛茹苦拉扯養育后,今年九月,她的兒子也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海口市某重點中學,開始了高中生活,一直壓在王春麗心中沉重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病困母親顛沛流離 獨自撫養兒子
現年43歲的王春麗,皮膚黝黑,留著一頭利索的短發,剛四十出頭,頭發已經半白,因常年吃藥,身材有些虛胖。她老家在瓊海,年輕時來到海口,與一名男子結婚并生下一個兒子。在兒子才三、四歲的時候,丈夫拋棄了這個家,堅強的王春麗決定獨自撫養年幼的兒子。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王春麗平日只能靠踩三輪車拉客賺錢。每天六點,王春麗早早就起床了,先把飯菜煮好,送孩子上學后才去拉客,孩子快放學的時候又急忙趕去接孩子、晚上也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因為拉客時間不長,所以賺的錢并不多。王春麗告訴記者,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最多可以賺三十多元。支付伙食、孩子的學費、以及自己的醫藥費,根本沒錢存,生活過的很艱辛。在海口,這對母子二人幾乎租住遍了每個區,但每個落腳處都永遠是不到5平米的地方。在不到5平米的狹小空間里,母子二人過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生活。
2009年,在海口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王春麗在長達一年多的申請之后,和兒子住進了民安小區,不用再到處租住條件惡劣的房子,終于有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說起剛搬進來的情景,王春麗動情哽咽起來,那時身體狀況差到了極致,幾乎以為命活不長了,每天受高血壓和氣管炎的兩種病痛的折磨,頭暈、咳嗽、氣喘不斷……拖著病體不能工作,失去了收入來源,一度窮困潦倒,剛開始連張最簡易的床都沒有,和兒子每晚只能鋪幾件衣服在地上當“草席”睡覺。
為了能讓孩子上得起學、吃得飽飯,王春麗開始向小區鄰居借錢,10元、20元……能借的都借遍了。一開始鄰居還愿意幫助她,日子久了,鄰居開始懷疑她故意欠賬不還,便對她冷嘲熱諷,甚至謾罵。王春麗流著淚說,那段日子自己很抬不起頭,現在想起來還是很難過。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南海網] [作者:郭祖瑩] [編輯:謝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