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 泥 巴
50年代末,想要在遼寧南部的小鎮弓長嶺建房子,經濟又實惠的方法是:第一步,用泥巴把石頭和磚垛成墻;第二步,用泥巴在墻內抹上厚厚的一層墻面;第三步,用泥巴在木頭搭的房頂上抹上厚厚的一層再蓋上瓦。
這法兒是一輩兒一輩兒傳下來的。雖說只有三步,可是哪一步都沒少了泥巴。足見,那年頭兒這泥巴在建房中的作用有多大。當然,和泥巴就更加重要了。
重要是重要,可誰都知道,這和泥巴可是又臟又累又不討好的活計。但是,就是這又臟又累又不討好的活計,卻被一個人一馬當先地給搶了去。
這事在弓長嶺焦化廠的工友中被傳來傳去,大伙第一個猜到的全都是一個人——雷鋒。
沒錯,正是那個哪里有困難哪里就能找到他身影的雷鋒。
原來,雷鋒聽說廠里為解決職工住宿困難,決定自力更生建宿舍的事,早早就組織起青年突擊隊雷鋒小組的成員,商議怎么才能搶到最臟最累的活干。這不,在“集體智慧”的幫助下,雷鋒果然第一個跑到廠部,和領導簽定了“軍令狀”。
“軍令狀”好簽,“仗”可不一定好打。
雷鋒小組搶到“美差”,情緒激昂。一開工,就拿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勁來和泥巴。可一天下來,弄得混身是泥,累得腰酸背痛,還是趕不上工程進度的需要,急得大伙兒腦門子直冒汗,心里不是滋味。
組長雷鋒第一個沉不住氣。第二天天不亮,就把全小組的人都喊了起來,摸黑趕到工地,兩人一組展開了和泥比賽……等瓦工師傅上了班,一大堆和好的泥巴早已經堆成了小山。從此,只有泥巴等師傅,再沒有師傅等泥巴的時候了,施工進度也一下子提了上來。
但是,干著干著又出了問題。墻垛了起來,墻內的泥抹了一半就抹不下去了。因為泥巴不粘,抹到墻上就往下掉。弄得抹墻的師傅伸出兩只手大把大把往上抹,還是掛不住,氣得直發倔脾氣、瞪眼睛。
雷鋒把這事看在眼里,腦海里回想起少年時在家鄉看老鄉們蓋房子,用草和土混和在一起和泥,比眼下這土和沙子和出來的泥巴粘稠得多了的情形,就帶著大伙試了起來。
試著試著卻發現,這草和土之間一付水火不相容的樣子,任你鐵鍬怎么鏟還是鉤子怎么拉,就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和出來泥巴不象個泥巴的樣子,師傅也直抱怨:“這和的什么泥,疙瘩溜球的,一點不好使。”
雷鋒天性上進要強,萬事不服輸。師傅話音還沒落地,他已經一腳踏進泥里,使勁踩起來。可是靴子太不聽話,踩到泥里拔出來非常費力,再踩進泥里,再往出拔時,靴子幾乎成了千斤錘。雷鋒腳下一用力,竟然拔出來的是腳,而不是靴子。雷鋒索性甩掉靴子,象家鄉人一樣,挽起褲腿,赤著腳踩起了泥巴。
可在這是大東北,哪比湖南他老家。這已是深秋的天,泥里早結了冰渣子。雷鋒的腳剛一碰到泥,就有一股寒意竄上身來。一腳踩下去,就象伸進了冰窟窿,寒涼刺骨,痛到心頭。但為了和好泥,他一橫心,生生地把腳深深地踩到泥里,一腳一腳地踩起來。別說這招還真靈驗,草聽話地隨著腳勁往泥里鉆,泥也越來越柔和順滑。
雷鋒光著腳踩著冰渣子,周圍的人看了心疼,直喊他快出來。可雷鋒看見泥和草在他腳下的親和樣,再顧不得腳上的冰冷的痛,更加使勁地踩著泥。
雷鋒小組的成員們看到雷鋒的樣子,也不顧一切地甩掉靴子跳到泥里,一二三四喊著號子互相牽著手和雷鋒一起踩起來……
好像就在這一瞬間,工地上整個就靜下來了,只有他們踩著冰冷的泥巴的聲音,他們喊號子的聲音。過了這一瞬間,忽然地,這喊號子的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整個工地都被淹沒在這號子聲中。
就這樣,墻上的泥,房頂的泥一層層地壘起來,房頂的泥巴上蓋上了瓦。
工友們搬進了被褥,住進了自己溫暖的新家。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