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年會上表示,中國乳企生產硬件配備世界領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檢測手段、質量控制等都很先進,不應妄自菲薄。郭本恒還抱怨說,現在國家對乳制品的抽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去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這么抽查會抽死人??!”
????而在此之前,有網友在微博中爆料,其購買的光明“優倍”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光明乳業很快回應,承認部分950毫升“優倍”產品因操作不慎,滲入清洗用堿水,涉及產品300盒左右,并宣布召回全部相關產品。而就在9月8日,光明再次被曝出瓶裝牛奶出現酸敗問題,目前質監部門已經介入。
????再次打擊公眾信心
????此消息一經披露,廣大消費者大呼不敢喝這樣的牛奶了。
????針對光明乳業的回應,有評論人士指出,“滲入食用級堿水的牛奶對人體不會產生嚴重危害”———按照光明這個邏輯,只要對人體沒有危害,滲入什么東西其實都不要緊!假如所有食品企業都以“對人體不會產生危害”為底線來經營,那一系列的添加物種類和標準的規定都將作廢,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將是一場浩劫。
????問題產品為什么能出廠?這批混入異物的不合格牛奶為什么能走出生產車間進入零售領域,不少消費者提出了質疑,認為廠家的質量檢測流程和出廠把關程序存在漏洞。
????對此,有網友表示,之所以能查出這樣的問題,說明當時生產線上相關的管理者知道堿水已經混入到牛奶之中,但還是讓這300盒牛奶走向了市場。我們希望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能夠增強自身責任意識,實現企業利益與消費者安全健康、消費者正當權益的雙贏。
????有消費者稱,我就是買到這次問題產品的消費者之一,描述一下那批產品:顏色相較于正常產品偏黃,聞起來有一定的異味,嘗起來有點消毒水的味道。自從部分企業出事以來我一直買光明的產品,也算是比較熟悉,為啥我都能辨別出的問題他們那些工作人員、質檢程序都查不出?
????有關專家指出,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必須具有責任意識。而此次牛奶滲入堿水問題被曝光并不是源自廠家自身的質量檢測,也不是因為市場食品檢查,而是源于微博爆料,這正證明了光明企業責任意識的匱乏。
????監管仍然存在漏洞
????郭本恒的自夸和抱怨,道出了許多乳業老總的心聲,也讓民眾從側面看到了政府加強乳制品監管的力度。從震驚世界的“三聚氰胺”事件,到“牛尿門”、“汞超標門”、“菌落總數超標”,再到最近曝出的 “生產日期篡改門”,中國乳業層出不窮的安全生產事件,已經讓很多消費者心灰意冷。從這一點來看,當前的乳業確實離不開“抽死人”的嚴格監管。
????身陷信任危機之中的國內乳企,與其抱怨抽檢,不如反省自問:如果真的是“生產硬件配備世界領先”、“檢測手段、質量控制”都很先進,為何在如此高密度的質量監測之下,仍時不時地曝出事故?
????業內人士認為,抽檢頻繁與事故頻發同時存在,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內乳品企業確實存在管理不成熟、質量不過硬的“硬傷”,頻繁抽檢符合國內乳品企業的實際狀況;二是不排除有些質量監測工作還是流于形式。
????有鑒于此,乳品企業既要多從自身找原因,將生產、加工、銷售所有環節的工作都做到無懈可擊;又要轉變對質量監管的態度,要將每一次安全事故都當做是修補管理漏洞、提升產品質量的契機,將每一次監管都當成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規定動作”。只有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一絲不茍地生產產品,才不會懼怕“抽死人”的監管。
????同時,負責質量監管的部門也應注意,必須將乳制品質量監管落到實處,不僅要有“量”,而且還要有“質”,要讓監管真正成為保衛乳制品安全的“把關人”。否則,流于形式的監管,最終只能坑了企業又害了消費者,還會破壞監管部門自身的公信力。
????除了監管不嚴之外,食品行業尤其是乳業上游依然大量存在落后的分散的經營方式,無法有效形成完整的、可追溯的農業產業鏈條,也成為爆發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源之一。
????業內建議,政府部門應主導整合本區域內分散的、“小作坊式”的經營方式,并推動食品工業結構的調整;鼓勵和支持有實力、有規模的企業建設可追溯的、有系統保障的、綠色生態的、規?;霓r牧業產業鏈和食品安全鏈條。
????在產業鏈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也需要建立和提高食品產業鏈中關鍵環節企業的準入門檻,并加大監管力度,對不合格企業制定嚴格的退出制度,淘汰落后產能,培育一批競爭能力強的大中型企業,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競爭力。
????此外,對于乳制品加工企業,政府也要加大獎罰力度,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鼓勵支持食品企業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
????作為產品質量的直接負責人,企業對質量安全問題必須抱著“零容忍”態度,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的技術為消費者的健康負責。
????瓶裝牛奶又現酸敗問題
????就在記者截稿之前,光明于9月8日再次曝出質量問題,瓶裝牛奶出現“異味”,部分市民發現220毫升小口玻璃瓶裝牛奶出現 “變苦”,“發酸”現象。目前,上海質監部門開始進廠調查,做善后工作,并提醒市民,“在食用生產批號為20120907的220ml光明小口玻璃瓶裝牛奶時,若發現牛奶有異味等異?,F象,請停止食用?!?/p>
????光明乳業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致歉聲明,分析瓶裝牛奶出現“異味”的原因稱:“該批次產品從工廠下線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庫,為滿足今早的送奶上門服務,在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產品發生酸敗。”郭本恒的發言余音仍在,然而短短兩個多月之內,光明乳業卻兩曝安全問題,再一次走上了風口浪尖。
聲明:所有來源為“??谕韴蟆?、“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