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雖倡導無為而治,但她也同意政府有必要提供一些公共財產,如國防,清潔空氣,街燈,警察和公路等,因為這些都是社會所需但經濟收入不足以吸引市場參與。另一類政府要提供的必須服務,例如醫療衛生和教育,可以提高國民的質素。激進的改革激活了經濟,但也導致了失業率增加,英國的貧富差距急劇加大等問題。圖為人們在抗議鐵路私有化。

?
作為一名女性首相,她對同為女性的議員似乎沒什么興趣。生活中她也沒什么女性朋友。倒是“她的男人們”有一些共同特點,高大,帥氣,有品,富于魅力。當然包括之后的里根與戈爾巴喬夫,甚至法國總統密特朗。這也不影響她認為女性在政治上優于男性的觀點,她曾說:“政治上,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談,問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為,問女人。”圖為1979年6月21日,撒切爾夫人同其內閣部長級官員合影。

?
1981年,一批愛爾蘭共和軍囚犯在在北愛爾蘭的美斯監獄(Maze Prison)舉行絕食,要求得回5年前被取消的政治犯待遇。其中最先發起絕食的波比·山德士(Bobby Sands),不久后在獄中被選為英國下院議員。此時包括美國議員、愛爾蘭共和國議員、羅馬教皇特使等人紛紛勸和。不過,撒切爾夫人毫不妥協。最終10人因絕食而餓死。此事件導致北愛地區的爆炸活動激增。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許多平民都會拿著自制的燃燒彈襲擊英國駐派當地的士兵。 圖為一些當地少年。

?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占領英阿爭議領土馬爾維納斯群島。一天后的4月3日,撒切爾夫人向阿根廷出戰,4月4日,皇家海軍特混艦隊就駛出了英國本土。經過兩個半月的海陸空較量,6月14日阿軍戰敗投降,英國奪回了群島,重申主權,撒切爾夫人的聲望亦由谷底反彈。圖為1982年7月30日,英國艦隊得勝后浩浩蕩蕩返航。
?

?
1982年9月23日,撒切爾夫人訪華,中英兩國圍繞香港前途的談判正式開始。第二天,鄧小平會見撒切爾夫人后,撒切爾夫人走出人民大會堂時失足跌倒。雖然撒切爾夫人在其與中國的談判中仍顯出其強硬政治作風。但香港形勢已絕非由她控制。1984年12月19日下午,中英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撒切爾夫人無奈接受了一國兩制的辦法。
?

?
1984年10月12日,愛爾蘭共和軍在保守黨大會場所布萊頓飯店安裝炸彈,撒切爾九死一生后發表演講,鞏固了自己的“鐵娘子”聲譽。圖為當日被炸彈襲擊的布萊頓飯店。
?

?
1984年,全國礦工聯合會發起礦工大罷工。撒切爾夫人早有準備,她早先已經增大了煤的儲存量,所以并未對發電廠的供應構成影響。另外,警察采用強硬手段:警察除了阻止任何罷工的支持者接近罷工礦場的范圍,而且更與罷工礦工的糾察隊在約克郡歐格里夫(Orgreave)爆發了激烈的流血沖突。事件最終以工會無條件投降而告終,大大削弱了工會左右英國政局的能力。圖為1984年6月,一名警察與聚集在英國國會大廈外抗議的礦工對峙。
?

?
撒切爾夫人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她與1980年新當選美國總統的羅納德·里根建立一種理念上和心靈上的盟友關系。兩人對內財政制度相似,對外聯手對抗蘇聯。撒切爾甚至歡迎美軍在英國軍事基地裝置巡航導彈,從而引發一連串大型反核示威。1986年,美國未曾事先告知,就從英國基地出動戰機轟炸北非的利比亞,令英國上下嘩然。面對各方此起彼伏的質疑聲浪,撒切爾只拋出了一句,“盟國就是盟國”。圖為1985年2月20日,撒切爾與里根在美國白宮花園里遛狗。
?

?
當薩達姆侵略科威特時,她立刻想到美國總統老布什,她要求美軍部署到中東地區,迫使薩達姆撤軍。老布什當時猶豫不定。但撒切爾夫人對他說:“沒有時間去猶豫了!”上圖為84年12月,撒切爾夫人與里根在美國總統休假地戴維營。下圖89年11月,同一地點,撒切爾會晤老布什。
?

?
英國在外交上一直親美疏歐。甚至有些看不起海峽對岸的歐陸。撒切爾支持英國加入歐盟,以從中獲得自由貿易的優惠,但是她強烈反對加入歐元區。此政策得到沿用,英國至今沒有加入歐元區。1979年11月,在都柏林舉行的歐洲理事會上,撒切爾夫人曾批評英國在歐洲經濟共同體承擔的預算金額,遠高于其所應得的利益。她更在峰會直言:“我們不是問歐共體或任何人要錢,我們只是要回我們自己的錢。”后來在1984年楓丹白露舉行的峰會,她的論據終于成功被接納。歐洲經濟共同體同意每年向英國作部份退款,總額達英國在歐洲共同體付出與回報的差額的66%。至今每年的退款仍然生效,并且引起歐盟部分成員國的不滿。圖為1984年6月25日,撒切爾夫人在法國城市楓丹白露出席歐共體峰會。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