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革命英烈紅軍小學
新華社客戶端海南頻道5月13日電(徐僑王祝華)今年是建黨95周年與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前些日子,為尋找海南紅色革命歷史,我們有幸前往中國工農紅軍海口革命英烈紅軍小學拜訪。一走進校園,入眼即是整潔干凈的校道,一棟三層高的教學樓坐落正中。正是上課時間,學生們稚嫩的誦讀聲不時從教學樓傳來,書聲瑯瑯,整齊劃一,煞是好聽。
沿著校道往校園深處走,視野逐漸開闊,道路兩旁栽種的芒果樹、荔枝樹錯落分布,繁茂蔥蘢的枝椏上還結了不少青果;運動場上,羽毛球場、足球場等體育設施均有配備,雖及不上最好但并不簡陋。上體育課的學生們三五成群,或小亭子里休憩,或樹蔭底下嬉戲。走過身旁,孩子們還禮貌問好,害羞微笑……眼前的這些對于一個離城鎮相對偏遠的小學來說,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就我們了解,目前為止全國已經建成超過220所紅軍小學,海口革命英烈紅軍小學是其中一所。紅軍小學也是繼希望工程之后的全國又一項大型助學工程和著名的紅色教育品牌。位于海南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海口市美蘭區大致坡鎮咸來墟的中國工農紅軍海口革命英烈紅軍小學,是我省建設的第二所紅軍小學,于2015年6月正式授牌。
這里,沒有公交車直達,交通算不上便利。即便如此,作為咸來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學,學校仍然吸收了周邊6個行政村的大部分生源,現有學生人數逾600名,一到六年級共開設13個班級,配有教職工39名。
年輕,敢想,敢干,是校長沈名喜給我的直觀印象。他介紹說,去年學校在北京授旗授牌后,陸續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親屬、紅軍后代和愛心企業家捐贈的圖書、電教設備、紅軍小學校服等。學校雖然地處偏遠,但近幾年來注重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實現了“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建立起紅色革命歷史文化展覽室,下一步還將新建教師宿舍樓、增添體育文化設施等,不斷完善校園辦學環境。
隨著教學資金逐步跟上,教學環境得到了改善,這一切都是令人開懷的事情,但面前有個大難題卻讓沈名喜搖頭嘆息,那便是學校整體師資力量薄弱問題,這已成了他的一塊心頭病。
據了解,目前海口革命英烈紅軍小學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不少,一是不同學科教師結構不合理,美術、音樂等專業教師資源緊缺;二是教師隊伍整體年齡偏大,青、中年教師比例較低,全校教師平均年齡超過48.6歲,未來5年內陸續退休的教師就有17名,接近現有教職工數量的一半;三是優秀教師人才招收困難,缺乏后備骨干力量,教師隊伍長遠發展很不穩定。
“這幾年學校將有大批教師退休,必須抓緊解決師資隊伍的發展問題。”沈名喜說,為更好地吸引、留住人才,將在今年內加快啟動教師宿舍建設項目,并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在教學樓頂部,高懸著習近平總書記“托起明天的太陽”的親切叮嚀。沈名喜希望通過自己的一系列措施,努力把這所小學“建成最好的的紅軍小學”,同時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紅軍小學教師隊伍,承擔起“托起明天的太陽”的使命。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海南頻道] [作者:紀驚鴻] [編輯:林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