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伯熙。(資料圖片)
在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的歷史上,從南京陸軍步兵學校畢業的林伯熙,憑借著他專業的軍事才能,在歷次戰斗中頻頻建立奇功。
林伯熙1909年出生于文昌縣重興區重興鄉,在瓊海中學(今海南中學)讀書期間,就開始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活動。1934年6月,林伯熙從中山大學外文系畢業后,本可以謀得一份安逸工作,但卻毅然組織了9名進步青年,考取了南京陸軍步兵學校,并于1936年6月畢業。
畢業后,林伯熙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某部當連長,此時正值中國工農紅軍北上長征之際。林伯熙所在部隊尾隨追趕北上抗日的紅軍,沿途看到紅軍留下的許多宣傳抗日標語和傳單,林伯熙自此知道紅軍北上是為了抗擊日軍。而“抗日”正是林伯熙到南京軍校學習軍事技能的初衷,為了能夠真正投身于抗日,林伯熙決定辭軍返回家鄉。
1938年春,在中共瓊東縣委安排下,林伯熙只身一人遠赴延安進陜北公學學習。在延安學習期間,林伯熙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他不再局限于用思想武裝革命,而是要用武器來抗擊日寇。同年秋,他從延安返回重興,變賣了家中近百畝田地,買來70多支德國造步槍和駁殼槍,建立了文昌縣經濟中隊進行武裝抗日,并擔任中隊長。
此后不久,經濟中隊編入重興游擊隊,重興游擊隊又接受改編,編為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林伯熙任中隊長,后任獨立總隊第一支隊副支隊長。在獨立總隊,林伯熙發揮著他非凡的軍事才能。
1941年3月,面對國民黨反動派對瓊文抗日根據地的瘋狂進攻,林伯熙率領所屬部隊參加瓊山縣羅蓬坡戰斗,消滅國民黨保七團第八連50余人,繳獲機槍2挺、步槍30多支。
四個月后,日軍進占瓊文中心地區的文昌縣大昌鄉美德村并建立據點。為了打退進占美德村據點的日軍,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一支隊和第二支隊緊密配合,在打退國民黨保六、保七團和瓊山、文昌反動游擊隊多次進攻的同時,在運動中不斷地殲擊日軍。
在1942年1月的大水戰斗中,林伯熙負責指揮部隊打擊援敵。他機智勇敢、沉著果斷地指揮部隊,有力地打擊越來越多的敵援軍。一連兩天擊退了救援的頑軍,后因缺少彈藥,主動撤出。這是瓊崖抗日戰爭時期最大的一次反頑戰斗,共殲頑軍數百人,林伯熙在戰斗中立下戰功,充分表現了他的軍事才能。
1942年初,林伯熙被中共瓊崖特委直接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提升為第三支隊支隊長。不久,林伯熙在金雞嶺伏擊日軍的戰斗中不幸犧牲,時年33歲。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李磊] [編輯:馮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