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英雄聯盟>

    錦簡婆:家里挖地洞 保護革命者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03-29 16:44


     錦簡婆。記者 李幸璜 翻拍

      8月的文昌抱羅鎮錦簡村,綠草茵茵,田洋生機盎然。

      革命母親錦簡婆那句暗語“阿媽,儂回來了”至今還在村里回響,讓后人世代傳頌。

      今年60歲的王綏遠,是錦簡婆的曾孫。王綏遠稱,曾祖母原本姓周,他家姓王。當年在曾祖母家住過的革命同志習慣叫她錦簡婆,這個村也隨著錦簡婆被越來越多革命同志所熟悉。

      生于1873年的錦簡婆,出身貧苦,在生育兩兒一女之后,丈夫外出五指山地區打長工,病死他鄉。此后她獨自一人將三個孩子撫養大。

      抗日戰爭時期,年過六旬的錦簡婆帶著孫女王桂英和外孫女林娟,做了大量為黨組織傳遞情報、收藏槍支彈藥、收藏信件、接濟同志、掩護干部等既艱苦又危險的工作。哪怕是在三更半夜,刮風下雨,或是槍聲四起的情況下,只要聽到“阿媽,儂回來了”的叫聲,她就毫不猶豫地開門迎接革命同志。

      1961年,錦簡婆去世,當時王綏遠只有4歲。但是從他記事的年紀開始,每年的清明節,他總會看到一撥又一撥老人來到曾祖母墓前行跪拜禮。

      王綏遠為曾祖母自豪的同時,也深切感受到一位革命母親的偉大。讓王綏遠最動情的是,有一年一名80來歲的老人來到墓前說道:“阿婆,原諒我不能下跪,我老了腿有毛病了”,說完深深鞠了一躬。

      “我們家老祖屋下面是空的,在上世紀90年代房子因地基下沉,墻都開裂了。”王綏遠說。

      當年,錦簡婆帶著王桂英和林娟,利用夜間在村子旁茂密的灌木叢中先后挖了3口地洞,在自己家的柴房中也挖了兩口地洞,同時還在自家的牛棚中砌了堵暗墻,用以掩護同志。

      1946年夏,叛徒帶著國民黨軍到錦簡婆家,將她和當時十幾歲的林娟吊在樹上拷打,要她們交出革命者。錦簡婆嘴唇被打裂了,左眼也被打得凸出了。即使是這樣,國民黨軍也沒從錦簡婆和林娟嘴里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解放后,錦簡婆被選為文昌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東省首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并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母親”稱號。她1961年去世,享年88歲。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張期望 許春媚] [編輯:馮丹霞]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