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解讀之十九
?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成為國際旅游島的六大定位之一。省農業廳廳長肖杰對海南日報記者說,這是國家賦予海南的重要使命,也是海南農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
熱帶農業地位進一步加強
?
肖杰說,海南農業總量不大,但在全國位置獨特。作為全國惟一熱帶島嶼省份,海南熱帶農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海南是全國最大的熱帶省份,光溫充足、雨量充沛,長年無冬,素有“天然大溫室”之美譽。農田四季可種植,全省耕地資源總量1091萬畝,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居全國第六位。獨特的資源使海南農業在全國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勢。
?
肖杰說,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熱帶農業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依然具有首要地位、基礎地位和支柱地位。必須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不動搖,必須堅持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不動搖,為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建設五大熱帶農業基地
?
冬季瓜果菜基地。冬季瓜菜和熱帶水果是海南特色產業,是熱帶農業重要組成部分,年出島量近500萬噸,有力保障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北京等重要城市的餐桌供給。《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冬季菜籃子基地和熱帶水果基地,以農產品出島保障內地冬季市場供應為目標,建設一批重點示范區,優化結構,提高單產和品質,穩妥擴大生產,暢通南菜北運綠色通道,使海南成為全國重要的冬季瓜果菜生產基地。肖杰說,海南建設全國最重要冬季瓜菜基地將列入全國十二五規劃,國家將投入幾十億元進行扶持。目前,我省正在會同農業部、國家發改委編制冬季瓜菜發展規劃,全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建設,提升科技水平,努力增加產量、擴大流量、提高質量。到2015年,建設300萬畝高標準瓜菜基地,年產量達到500萬噸,實現海南瓜菜基地的高標準化生產、質量檢測追溯、信息服務全覆蓋。
?
南繁育制種基地。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80%農作物新品種經過南繁基地洗禮。每年冬春季節,全國5000多名農業專家匯聚南繁基地從事育種制種工作。南繁育制種每年為全國提供優良種子2000多萬公斤。去年,南繁育制種基地被國務院納入《關于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正在編制南繁發展十二五規劃,把南繁建設項目化、工程化,爭取納入國家投資大盤子。重點建設南繁種子檢驗檢測中心、標準化穩定試驗田和制種農田、開放性公共實驗室、農作物標準化南繁制種基地、轉基因釋放區、管理信息平臺、有害生物預警站和植物危險性有害生物隔離場等項目。至2015年,建成24萬畝基礎設施條件完善、配套良種繁育設施設備齊全的繁育基地,年生產種子超過4000萬公斤。把南繁育制種基地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種業硅谷”。
?
天然橡膠基地。海南天然橡膠種植面積達700萬畝,年產干膠30多萬噸,占全國干膠產量半壁江山。然而,天然橡膠產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品種老化、加工廠小散亂等問題。根據《規劃綱要》要求,我省將在穩定橡膠面積基礎上,調整橡膠種植布局,在海南島西、中、南部形成天然橡膠優勢產業帶,建設一批大型、高質量、標準化的橡膠生產基地和種苗基地。
?
創新完善管理體制機制,重點推廣一批膠木兼優的新品種和定植、割膠等實用技術,提高膠園管理水平和單位面積產量。進一步深化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農墾天然橡膠產業集團上市步伐。進一步深化改革,規范農場與膠農利益分配,不斷增加種膠職工收入。推進橡膠初產品規模加工,逐步淘汰規模小、污染重、產品質量差的小型加工廠,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益。
?
漁業出口基地。海南管轄的海域面積200萬平方公里,水產養殖條件得天獨厚。海南水產品出口美國、俄羅斯等50多個國家,出口額居全國第六。建設國際旅游島,打造漁業出口基地,我省將實施多項海洋漁業工程:創建水產品健康養殖基地,發揮示范作用,輻射帶動全省養殖業健康發展;推進現代漁業項目建設,利用中央財政資金加快推進現代漁業項目建設;加快漁港基礎設施建設,借助國家擴大內需東風,加快瓊海潭門、東方八所中心漁港和昌江海尾一級漁港建設;實施水產品精深加工工程,擴大出口水產品養殖基地建設。
?
?
畜產品出口基地。除建設五個特色農業基地外,《規劃綱要》還提出,打好“無疫區”品牌,建設一批畜產品出島出口基地。去年底,海南無疫區率先通過國家驗收,標志著海南畜牧業發展和動物公共衛生安全進入嶄新階段,為建設全國畜產品重要出口基地打下堅實基礎。農業部門將按照《規劃綱要》要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動物衛生監督等體系,力爭在2020年以前通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非免疫無口蹄疫區認證。促進畜牧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飼養方式轉變。推廣標準化養殖小區模式和“豬-沼-作物”生態種養模式,在保障島內市場需要的基礎上,建成一批畜產品出島出口基地。
?
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
?
農產品深加工是海南熱帶農業的一道坎,建設國際旅游島必須越過這道坎,這也是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的內在要求。
?
肖杰指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但能成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還能夠促進大量農民就地轉移就業。
?
根據《規劃綱要》,我省將堅持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根本目標,以提高農產品綜合利用率和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為主攻方向,重點推進定安塔嶺、瓊中灣嶺、屯昌屯城、昌江太坡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扶持一批加工骨干企業,培育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集群,打造農產品加工聚集效應。集中力量抓好果蔬預冷保鮮加工、熱帶經濟作物產品深加工和畜禽產品深加工三大優勢產業,實施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建設項目扶持的政策,推動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
?
3年創建100個休閑農業示范基地
?
海南農業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背景下,加速旅游業與農業的融合,大力發展熱帶旅游休閑農業,不僅能夠打造海南“綠色旅游”新品牌、構筑國際旅游島新亮點,而且能夠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開辟農民增收新途徑,讓海南500萬農民搭上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快車。
?
去年,在全省新一輪機構改革中,省農業廳被賦予一項新職能:發展休閑農業,統籌規劃推進全省休閑農業發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休閑農業園區133個,吸納1.45萬人就業,年營業收入1.32億元。但是,由于缺乏規劃缺乏引導,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
?
根據《規劃綱要》,我省已著手編制《海南休閑農業發展規劃》,計劃用3年時間創建100個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鄉村自然風光、民俗風情、人文景觀、農業特色產業等休閑農業示范基地,通過引導扶持,使其成為海南熱帶休閑農業龍頭。
?
為推進海口休閑農業發展,省農業廳與海口市共同行動,在海口城郊打造三條特色休閑農業產業示范帶:第一條在海口西部,即綠色長廊、火山文化與城郊休閑農業產業帶;第二條在中南部,為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觀光休閑帶;第三條在東部,為濱海原生態與特色風味鄉村游產業帶。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此舉給其他市縣帶來示范作用。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