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任務由5大系統構成 總投入約9億元
中國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提供信息稱,“嫦娥二號”任務總經費投入大約9億人民幣,共由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5大系統構成。
衛星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承擔,其中有效載荷由中國科學院負責研制。其主要任務是研制“嫦娥二號”衛星,完成在軌試驗和探測任務。
運載火箭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承擔,主要任務是改進研制“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嫦娥二號”衛星直接發射至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發射場系統: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北京特種工程研究院承擔,主要任務是完成發射場適應性改造及發射試驗任務的組織、指揮、實施和技術勤務保障。
測控系統:由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負責總體設計,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和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等單位承擔,并與歐空局積極開展國際測控聯網合作。主要任務是完成火箭發射、衛星奔月和在軌工作等全壽命的測控任務,并支持衛星系統開展相關技術試驗和科學探測任務。
地面應用系統: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為主承擔,負責科學探測計劃制定,有效載荷的在軌運行管理,探測數據的接收、處理、解譯和管理,并開展科學數據的研究與應用。
背景:中國探月工程三部曲
2020年前,中國月球探測工程以無人探測為主,分三個實施階段。
“繞”:2004年~2007年(一期),研制和發射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實施繞月探測。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研制和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突破繞月探測關鍵技術,對月球地形地幔、部分元素及物質成分、月壤特性、地月空間環境等進行全球性、整體性與綜合性的探測,并初步建立我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
“落”:2013年前后(二期),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主要任務是突破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訊與遙控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研制和發射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對著陸區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物質成分等進行探測,并開展月基天文觀測。
“回”:2020年前(三期),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主要任務是突破采樣返回探測器小型采樣返回艙、月表鉆巖機、月表采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技術;在現場分析取樣的基礎上,采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進行試驗室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
?
相關鏈接:
揭秘“嫦娥二號”攜帶的各種科學儀器 [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