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5日消息 10月5日,記者從海南省衛生廳獲悉,由于近日持續的暴雨天氣,海南省氣象局已決定將暴雨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應急響應,根據《海南省防洪防臺風衛生應急預案》規定,海南省衛生廳決定自10月5日12時起,將已啟動的防洪防臺風衛生應急預案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應急響應。
近期,海南遭遇暴雨襲擊,部分市縣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居民的生活飲用水也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為了有效預防暴雨災害可能造成的腸道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海南省緊急部署,加強對洪災后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同時發布洪災后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什么是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由病菌、病毒經口進入體內,在腸道內迅速生長繁殖而使人發病,常見的有:霍亂、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傷寒、副傷寒以及食物中毒等。這類疾病一旦發作,患者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及發熱等癥狀,有這些癥狀的病人,應立即到當地衛生院或有條件的醫院就診。
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病人及帶菌者體內的病原體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了水源、食物和手,當健康人食用這些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后就會發病。
洪災過后,沿海一帶或環境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地區的居民生活飲用水容易受到污染,容易引起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我們該怎么預防腸道傳染病?
把住“病從口入”關,預防腸道傳染病:
提高自我保健和防護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喝開水,吃熟食;不用河溝水洗米、洗菜和洗碗等,防止飲用可能被污染的水;不吃不潔的瓜果和腐敗變質食物,海產品需煮熟煮透后吃;生熟食品要分開切,分開存放,食物要加蓋,以防蒼蠅傳播疾病。
積極做好居家及周圍環境衛生,減少疾病傳播:
清理住家、房前屋后周邊的垃圾和污水坑塘,翻盆倒罐以防止蚊蠅孳生;不隨地大小便,管理好牲畜糞便以免污染飲用水源。
早看病、早診斷、早治療:
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及發熱等癥狀后,應立即到當地衛生院或有條件的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延誤病情,或造成疾病傳播蔓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