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1日消息(實習記者馮本靜 特約記者熊瑛 通訊員吳慧) 10月上旬,受弱冷空氣和南海輻合帶共同影響,海南出現了一次罕見的持續性大暴雨(日降雨量≥100毫米)天氣過程。大暴雨持續9天,范圍波及15個市縣,全省平均過程降水量達648.3毫米,為1951年海南省有氣象記錄以來60年中最嚴重的大暴雨過程。分析表明, 9月末開始,海洋大氣運動出現突然調整,海南附近被一穩定少變的熱帶低壓系統控制是造成此次強降水過程的重要原因。
據氣象部門統計,9月30日20時至10月10日08時,瓊海、文昌、萬寧、陵水、海口、定安、瓊中、保亭和屯昌等9個市縣共122個鄉鎮自動站累計雨量超過800毫米,其中定安、文昌、海口、陵水、瓊海、瓊中和萬寧共77個自動站累計雨量超過1000毫米,有11個自動站累計雨量超過1400毫米,文昌文城鎮南陽小學達到1754.3毫米。全省平均過程降水量達648.3毫米,是常年同期(93.1毫米)的6倍,為歷史同期最多值,也突破歷史以來大暴雨過程平均雨量最高記錄。此次大暴雨天氣過程持續9天,突破我省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長連續大暴雨天數。大暴雨影響范圍波及15個市縣,為歷史最大范圍的大暴雨過程。
這次大暴雨過程期間,海南省極端降水事件頻發。據各市縣氣象代表站統計,10月5日08時至6日08時,瓊海、萬寧、文昌日降水量分別達701.9毫米、392.2毫米、297.2毫米,突破歷史極值,定安為280.9毫米,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10月7日08時至8日08時,文昌日降水量達348.6毫米,再次突破歷史極值。全省有5個市縣連續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分別是瓊海1465.6毫米、文昌1408.2毫米、萬寧1187.2毫米、陵水948.9毫米和海口802.6毫米;定安連續降水量837.9毫米、保亭連續降水量670.0毫米,達到極端事件標準。
海南出現此次持續性大暴雨天氣的原因何在?據氣候專家分析,今年前期5—9月,西太平洋熱帶地區對流活動總體偏弱,臺風活動顯著偏少。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明顯偏強,范圍異常偏大,受此海洋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我省前期基本表現出溫高雨少的氣候特征。9月末開始,西太平洋熱帶、副熱帶地區的海洋大氣運動出現突然調整,西太平洋熱帶輻合帶明顯北抬,使得南海北部熱帶對流活動進入活躍階段。同時,受冷空氣活動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迅速減弱,撤出海南及其鄰近地區,海南附近被一穩定少變的熱帶低壓系統控制,導致異常持續性大暴雨過程的發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