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4日消息(記者吳躍 實習生李萌)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我市組織的醫療隊在受災農村地區巡診中發現,發病人數排名前五位的疾病分別是接觸性皮炎、上呼吸道感染、紅眼病、胃腸道感染、外傷。市疾控專家提醒市民,積極做好相關預防、注意水患造成的疾病。
浸漬皮炎
?
因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所致。主要表現為浸泡部位浸漬、腫脹、發白、起皺、糜爛、脫屑和滲出,嚴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潰瘍。
?
預防:盡量減少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下水應穿長筒雨靴。休息時間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少用熱水及肥皂。
?
治療:治療以干燥、收斂、止癢為原則。出現浸漬時可外用止癢撲粉(一般市售爽身粉也可),每天數次。糜爛時可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雷佛奴爾)進行濕敷;待糜爛面干后外用含有抗真菌和細菌藥物的復方制劑軟膏如復方康納樂霜等涂搽;繼發感染者,可局部或全身用抗生素治療。
濕疹
?
因皮膚長期處于潮濕污濁的環境中,皮膚上出現紅斑、丘疹,瘙癢,嚴重的可在皮膚上出現水皰,甚至腫脹。
?
預防:避免皮膚長時間處于高溫及潮濕狀態,接觸污水后及時清潔衛生。勿用熱水或肥皂清洗皮損,不要過度瘙抓皮膚及用刺激性止癢藥物。
?
治療:輕度紅斑、丘疹、瘙癢時,外用爐甘石洗劑或1%氫化可的松霜、0.1氯氟舒松霜等;炎癥紅腫明顯有滲出者,外用3%硼酸溶液或1: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癥狀重者可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等。伴有細菌感染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手足癬、體股癬
?
因皮膚潮濕、出汗,真菌感染所致;浸漬型手足癬患者的指(趾)間蒼白、潮紅、糜爛,掌跖部有丘疹、水皰;體股癬患者在身體平滑皮膚或腹股溝、臀部、大腿內側出現紅色丘疹、丘皰疹、鱗屑,呈環狀、半環狀,伴瘙癢,真菌直接鏡檢陽性。
?
預防:勤用清潔水洗澡,保持皮膚干燥,勤換衣服和鞋襪,不要與有手足癬、體股癬病人共用毛巾。
?
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外用抗真菌藥物,如1%特比奈芬軟膏、2%酮康唑軟膏、1%聯苯芐唑軟膏等,每日1~2次。病情較重或外用療效不佳者可考慮口服特比萘芬250m/d,或伊曲康唑200mg/d,連用2~3周。
?
蟲咬皮炎
?
水災可促進蚊蟲的滋生,災民易受蚊蟲叮咬。蟲咬皮炎又名嬰兒丘疹性皮炎或丘疹性蕁麻疹,是好發于小兒的常見皮膚病,主要表現四肢出現散在分布的紅色丘疹、丘皰疹、水皰、大皰等,患者自覺瘙癢或灼痛,若抓破皮膚可因繼發感染而致化膿。
?
預防:注意驅蚊滅蟲,使用蚊帳,保持皮膚清潔衛生,盡量不要裸露皮膚。
?
治療:外用爐甘石洗劑或1%氫化可的松霜、0.1氯氟舒松霜等,也可同時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氯苯那敏、賽庚啶、西替利嗪等,如果水皰較大可進行皰液抽吸。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