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0日消息 (記者李坤東)在第一輪強降雨中,瓊山區甲子鎮安全轉移2136人,而在15日開始的新一輪強降雨中,該鎮卻無一人轉移。前后為何反差如此之大?今天下午,記者走訪了瓊山區甲子鎮,這個瓊山區最偏遠的鄉鎮,目前已經從水災中走了出來,村民生活、生產逐步恢復。
把問題解決在前面
“我們鎮的降雨量很大,防汛壓力重。”甲子鎮鎮委書記胡余亨自強降雨出現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全鎮密布的山塘、水庫,以及老百姓的安危時刻牽掛著他的心。
在第一輪的強降雨中,該鎮的降雨量達到1100毫米左右,占該鎮全年降雨量的65%。10月5日、6日,全鎮與外界連接路段全部中斷。加上大小水庫不少,甲子鎮防汛壓力巨大。在7日的強降雨到來時,甲子鎮及時安全轉移2136人,無人員傷亡,沒有發生水庫工程重大險情。
而在接踵而來的新一輪強降雨中,盡管甲子鎮短時間內的降雨量達到了300多毫米,全鎮有8個村莊出入的道路被淹,但總體安穩,沒有一位村民需要再次轉移。在抗災中,甲子鎮采取了提前介入的辦法,把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在前面。
干部“包干”水庫
“第一次強降雨把我們折騰個沒完,第二次卻安安穩穩,真的不容易。”一位姓符的村民告訴記者。
“可以說,第二輪強降雨我們經受住了考驗。”胡余亨說,在第一輪的強降雨中,全鎮哪些水庫、村莊、路段容易出現什么狀況,他心里已經有了底。一接到強降雨的消息,他立即要求全鎮干部全部到位,按片區分工防汛。鎮干部、村干部采取分包制度,負責75個山塘、水庫的防汛任務,全天候巡查。結合第一輪強降雨的情況,他與其他鎮干部經過研究后,及時開挖泄洪道,避免出現險情。因此,盡管第二輪強降雨來勢洶洶,但由于提前做好防汛措施,全鎮安然度過。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成‘遺留’問題,而且責任必須明確到個人。”胡余亨說,鎮里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