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9日消息? 國慶長假后,天量資金流入股市,A股市場出現一波顯著的上漲行情。與此同時,跨境資金大量流入境內的狀況仍在持續。市場人士猜測,從樓市撤離的投機資金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的套利“熱錢”是這波流動性行情的“推手”。除通過各種障眼法入境的“熱錢”外,更有上千億逐利資金囤積香港,“磨刀霍霍”覬覦A股。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二度定量寬松舉措導致美元泛濫是全球面臨的共同難題。如何避免這場流動性泛濫演變為“熱錢”危機,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境外熱錢仍大量流入
繼二季度數月外流后,近期國際熱錢重返中國市場步伐明顯加快。據央行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新增外匯占款高達2895億,外匯儲備增1050億元,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峰值。照“新增外匯占款-貿易順差-實際利用外資=‘熱錢’”的測算方法,9月份流入中國市場的“熱錢”近1200億元,而這一數據在8月份還不到600億元。數據上,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商業銀行新增外匯貸款、離岸非交割遠期(NDF)都顯示出境外資本流入的信號。
外匯局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284億美元,延續了7月和8月250億美元以上的順差規模。這一數字意味著,跨境資金大量流入國內的狀況仍在持續。
據廣東社科院境外熱錢課題研究組負責人黎友煥測算,8月下旬開始至10月20日境外熱錢大量流入內地。以月度計算,今年9月、10月中國內地出現200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熱錢流入量。根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有大約6500億港元的熱錢囤積香港伺機進入內地,與此同時,金融大鱷索羅斯身攜100億美元現金進入香港,目標鎖定A股和H股。
不少專家指出,在美國二次定量寬松政策和美元貶值預期下,全球資金大量囤積到新興市場國家是一種必然,而目前國內資本市場環境更是滋生熱錢流入的溫床。
民生證券研究所策略小組認為,在美、日等發達國家繼續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刺激經濟復蘇的背景下,中國加息進一步拉大中美息差,使外部資金套利空間增大,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套匯機會,必然加劇逐利熱錢的流入,進一步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國致力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管制在某些領域有所放松,這可能會降低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成本。中國社科院世經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表示,伴隨著資本項目的逐步開放,熱錢通過資本渠道進入國內的可能性在未來可能會超過貿易渠道。
“不明資金”攪動股市
國慶長假后,股市出現一波顯著的上漲行情。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林魯東告訴記者,這波行情上漲一方面是由復蘇預期和樂觀情緒推動,另一方面也與“不明資金”推動的流動性作用密切相關。
林魯東表示,一方面房地產新政接連出臺,從樓市撤出的部分資金涌入股市,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化導致熱錢流入。“因為這些資金是沒有統計測算的,所以可算作‘不明資金’。”
據申銀萬國營業部人士反映,近期有監測顯示兩三年前開的戶,之前一直沒有交易也沒有資金進來,但國家打擊房地產投機政策出臺以后,有時兩三千萬、五六千萬的資金打入股票交易賬戶。這部分資金可能是境內企業從地產撤出進入股市,也可能包括海外資金流入。
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對2005年至今的“新增外匯占款-貿易順差-FDI”數據與同期A股滬深300指數走勢比較發現,二者之間具有正相關,尤其在2007年之后,股指每次階段性上漲和下跌,都與熱錢流動有密切的關系。
全球基金追蹤和研究機構EPFRGlobal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21日的一周內,全球投資者向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共投入58億美元,再次創下資金流入的紀錄。
今年10月以來,香港發行的A股基金受到資金追捧。在內地ETF基金多為折價的情況下,這些基金溢價率卻逐步走高,平均溢價率達到5.8%。以安碩新華富時A50為例,該基金從9月30日開始,成交量明顯放大。10月11日成交31.7億港元,創出一年新高。10月20日,成交量再次刷新紀錄。
牛市成色待考驗
需要注意的是,熱錢不是盲目追高的散戶資金,而是極為活躍和明銳的投機或保值資金。一旦市場被快速拉高,遠離估值、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和做空能量,這部分資金很可能轉而做空打壓股市,從而實現最大程度的收益。
此外,此輪“熱錢”流入帶來的流動性行情能否持續仍存不確定性。廣發證券策略研究組認為,人民幣升值趨勢較為確定,但從央行加息當天美元指數大幅反彈看,加息增加了資金避險需求。因此不能簡單認為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加息=資本加速流入。此外,美聯儲二度定量寬松實施相當于給美國國內資產價格打了一劑強心針,資產價格上漲吸引資金回流美國,此外美元前期大幅貶值造成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加劇美國國內通脹引發資金回流,美元走強有可能對全球流動性帶來負面影響。
實際上,在中國加息后,市場已經下調了人民幣升值預期,NDF(無本金交割遠期)一年期匯率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將升值3.3%,低于加息之前的近4%。
不過,資金推動型的資本市場讓央行陷入防熱錢和抗通脹的兩難境地。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也表示,跨境資本流動蘊含潛在風險,流動性過多、通貨膨脹、資產價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貸款增加等宏觀風險將會顯著上升,金融業資產質量和抗風險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幅度應該作為中美利差拉大后的輔助措施。他還建議,動態調整國際資本管制措施。在國際資本管理中,強調真實交易背景的重要性,強化以主體為主的黑白名單管理制度,以便在加強管理的同時能夠繼續方便用匯。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一方面從源頭入手,控制與治理并舉,多部門聯合形成聯防體系,嚴格控制資本流入;同時,要努力治理國內市場,疏通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提高資本市場運作能力,優化經濟結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投資,合理規劃資本流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