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31日消息 (記者 黎光)10月30日,“中國‘十二五’改革國際論壇—發展方式轉變與改革選擇”在??谡匍_,專家學者紛紛就“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發展方式轉變與改革出謀獻策。人們看到,中改院成立近20年來舉辦的第70次論壇上充滿了理性的思考。
加快四大領域改革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指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長期滯后有深刻的體制機制原因?!笆濉睉园l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尤其是加快以完善生產要素市場為重點的市場化改革;加快以政府轉型為目標的行政體制改革;加快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為導向的社會體制改革;加快以發展低碳經濟為目標的相關領域改革。高尚全進一步指出,推進“十二五”,需要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把握改革時機,鼓勵改革試點,尤其是要建立高層次的改革組織領導和協調機制,對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體制改革實施全面統一領導,加強改革的綜合協調。
中高級生產要素市場化是重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分析了發展方式轉變的緊迫性和重點領域。他指出,我國經濟中長期將面臨三大挑戰:第一,經濟增長速度今后3~5年可能出現一定幅度下調,進入一個次高或中速增長期;第二,隨著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需要競爭優勢由低成本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第三,過剩流動性將可能推動價格上漲。劉世錦認為,未來產業結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對市場化改革提出新要求,需要市場化結構和水平加快升級。為此,中高級生產要素市場化將是下一步的重大任務,包括人才、技術、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如果這方面有所突破,那么我國發展創新型產業、建設創新型國家將會有實質性進展,發展方式轉變才會見到實效。
實現所有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趙白鴿指出,我國的發展將會由經濟建設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轉變,其中經濟轉變是一個前提。發展目標是實現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發展,而不是指少數人、也不是指部分人的發展,其中性別平等和婦女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發展的重點是實施人力資本的綜合開發戰略,優先投資于人。趙白鴿指出,人口均衡型應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未來要建立人口均衡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人口均衡型社會主要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指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均衡協調狀態,人口不僅指人口數量,更強調人的發展;第二,人口均衡協調狀態應該包括人口總量適度、人口素質提高、人口結構優化和人口分布合理的均衡狀態。
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四大轉變”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在發展方式轉變的大背景下,改革也面臨重大選擇。未來五年,隨著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初步實現“四大轉變”:從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從工業化主導轉向城市化主導、從中高碳經濟轉向低碳經濟、從公共產品短缺轉向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遲福林指出,“十二五”時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否有實質性推進,將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功與否的核心所在。他建議 “十二五”頭一兩年盡快出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盡快出臺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為“十二五”時期的改革攻堅起好步、開好頭。遲福林提出把政府轉型作為“十二五”改革重點:一是改變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二是以政府轉型為主線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三是在完善中央地方財稅關系的同時,改變政府自身利益的傾向。
全球化推動世界各國合作
德國技術合作公司首席執行總裁艾森布萊特研究分析“金磚四國”發展模式轉型,表示“金磚四國”發展歷程很不一樣,但有很多共同性,越來越注重社會和環境問題。例如“金磚四國”和大部分新興國家都注重農村居民生活以及提高他們的購買力,注重提高社會服務,注重教育發展,越來越注重環境效益。艾森布萊特認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需要進行合作。“金磚四國”的持續快速增長,以及四國之間合作逐漸加強,將推進四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