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不小
讓香港自由行很“受傷” “5000元”這個門檻,讓香港的自助游很“受傷”。記者昨日從南京多家出境游組團社了解到,從今年9月1日起,對于進境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征稅,海關方面明顯“收緊”,導致以購物為主的香港自由行業務量明顯減少。
“香港自由行明顯少了很多。”一位旅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香港每年有兩個打折季,即每年七八月的暑期,圣誕節、春節期間。從往年的接待量來看,十月、十一月也是很多年輕人選擇香港自由行的旺季。比如每年的“萬圣節”,很多商家也會推出打折活動,但是去的人明顯比往年少了30%。原來,雖然征稅的規定早幾年就出臺了,但是此前的執行力度很小,大家都沒有感覺到。從10月1日開始,海關執行力度明顯加大,管理非常嚴格。很多年輕人獲悉此消息后,算算賬,覺得去香港“折騰”一下買大牌,算上稅費,在價格上占不到便宜,就放棄了。同時,像往年到了十一月,很多年輕白領就開始摩拳擦掌,謀劃著十二月去香港“掃貨”,紛紛向旅行社打聽行程,“今年咨詢的人少之又少。”
導游一再叮囑
不要買“大件” 不過其他出境游線路,如歐美方向、新馬泰或者海島游,對游客而言,觀光大于購物,沒有因為購物限制而放棄出游。“我們都會一再叮囑游客不要買"大件"。”一位旅游業內人士介紹說,但是大牌的價格實在太吸引人,有些游客抵擋不住“誘惑”就買了,也有偶爾僥幸過關的情況。他表示,比如買一塊名表,價值一萬多元,戴在手上,海關沒有檢查是新表還是舊表。也有游客買的名牌包包或者衣服,索性剪掉吊牌使用,有時也能“瞞天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