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7日消息? 害羞臉紅,本是一個人的正常焦慮現象和生理現象,可成都20歲的女孩王星星(化名)卻因為“過度”害羞,被迫退學,被迫辭職,兩度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住院治療。
她
距離小于一米會臉紅到呼吸困難
昨天,王星星再次到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治療。“醫生,你看,我臉紅的情況又嚴重了。”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朱鴻儒醫生的門診室,有兩把空椅子。一把在朱鴻儒醫生旁邊,是為患者就診用的,一把放在離他2米外的門口處方便患者放置物品。王星星走進去后,坐在了門口的那把椅子上。
這是王星星第二次來醫院治療社交恐懼癥,她的病癥叫“赤面恐懼”。“除了至親,只要有人和她接觸的距離小于一米左右,她就會出現異于常人的臉紅情況。”朱鴻儒醫生說,王星星不是一般的害羞。每當別人靠近時就會面紅耳赤,手腳發麻,甚至出現呼吸堿中毒,呼吸困難的癥狀。也是因為這些嚴重的病征,王星星第一次到醫院診治后,不得不住院治療。
她
臉紅越來越重大一退學住院治療
朱鴻儒醫生說,王星星念初中時一次上臺發言。可剛開口,就引來全班的哄堂大笑,原來她的衣服穿反了,這讓王星星羞得滿臉通紅。也從此改變了王星星以后的生活。有了一次出丑經歷,王星星不再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家里人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勁。
王星星2008年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學。“住校生活讓王星星的社交焦慮障礙越來越嚴重。”朱鴻儒說,成天就害怕周圍人嘲笑,生怕自己有半點瑕疵。“每天出門,要在鏡子面前照夠2小時。”除了對自己要求“苛刻”,王星星最害怕的是跟人近距離接觸,哪怕是同班同學走近她,臉紅、手腳麻木、呼吸困難這些癥狀就如期而至。2008年,王星星大一都沒有讀完就辦理了退學手續,住院接受治療。
她
十分鐘不說話擔心男友不喜歡她
“我愛你,你是最漂亮的。”王星星有一個交往了兩年的男友張先生,這是他每天必須要對王星星說的話。“這是她要求的,我也必須這么做,不然天都要塌下來。”張先生比她年長幾歲,一開始認為王星星對自己的類似要求,都只是年紀小任性的表現。可慢慢的張先生有些吃不消了,“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只要超過十分鐘不跟她說話。她就會認為我不愛她了。”朱鴻儒醫生也說道,有一次病情好轉的王星星特意請假出院,跟男友外出。一整天都很高興,就因為男友送她回醫院后表現得有些疲憊。王星星回到病房就開始摔東西,還用頭撞墻。“她不會跟人溝通,她怕自己哪里出了問題,男友會不喜歡她。”朱鴻儒說。
她
跟人溝通痛苦工作半年再次住院
“直到現在,她家人還是認為這只是害羞,膽小。是性格問題,而不是病。”朱鴻儒說,王星星回家后,2010年2、3月份,家人為了“鍛煉”她害羞、膽小的性格為她找了乘務員的工作。要在一趟持續5、6個小時的長途汽車上為數十名乘客服務,王星星每一次上車,都像是一次生死挑戰。“好幾次,因為和乘客溝通上的問題,在車上痛苦,還需要司機一路安撫。”沒堅持到半年,痛苦的王星星在兩周前辭職,然后再次撥通了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的電話。
“病情加重了,她家人有一定責任,對于社交恐懼癥的患者,其家人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要配合醫院專業的心理治療,循序漸進的在生活上給予積極的幫助。”
分 析
患社交恐懼癥學生是重點人群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心理學專家張偉教授說,像王星星這樣患有社交恐懼癥而影響學業、生活的年輕病人并不是個案。“在排除經濟因素,大中院校學生是患社交恐懼癥的重點人群;其中女生多于男生;處于高考、中考年階段的學生發病率最高。”
張偉分析說,導致“社交恐懼癥”的原因有很多,遺傳因素、社會環境、成長經歷等可能誘發疾病,但主要的還是患者對自我的認同感不強,現在中心對“社交恐懼癥”的基本治療原則是恢復患者的自信,讓患者重新擁有對自己的認同感。
中心對患者的基本治療方法就是讓患者每天在家里對著鏡子說出自己的優點、和陌生人進行四目對視等。
張偉提醒,大中學生平時學業繁重,要注意休息,多到戶外活動,多與同學朋友交流。家長平時要注意留心孩子的舉止和言語,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以防止“社交恐懼癥”的出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