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3日消息? 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經濟學)”近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社會保障與人力資源發展”。與會者圍繞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糧食安全、扶貧和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關于糧食安全。與會者認為,國際金融危機與氣候變化加劇、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等因素相互疊加,對欠發達國家和困難群體造成嚴重影響。這就需要對低收入者給予更多的關注,以改善世界經濟增長的質量。對于我國來說,解決好糧食安全問題,應統籌考慮維護農民利益:繼續做好耕地保護、水利建設、技術進步、培育現代農民等工作;實行土地規模經營必須遵循農民自愿的原則,在土地集中后應由農民自己耕種,以達到效率最高;在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要讓農民進退有路。
關于扶貧成效和保持社會保障的公平性與可持續性。與會者認為,我國農村農業發展和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主要經驗是:通過改革讓農村居民擁有土地使用權,為農業發展和農村扶貧提供了制度性基礎;得益于農業技術進步,在沒有大規模增加耕地面積的情況下,糧食產量有了很大提高;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與會者提出了解決好社會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問題的思路:縮小城鄉之間的社會保障差別,特別是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社會保障水平;縮小公共部門與非公共部門就業者的社會保障差別;社會保障統籌單位從縣級提高到省級;推進財政改革,使地方政府的財權與事權相匹配;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增強欠發達地區提供社會保障的能力。
關于改善收入分配。與會者認為,我國收入分配格局出現失衡的原因主要有:技術進步和資產收益率提高,地方政府實行經濟增長優先戰略,勞動力大量供給而談判能力不強,正規部門就業下降與壟斷行業工資增長過快,快速城鎮化的影響等。改善收入分配,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勞動報酬增長率快于人均GDP增長率;深化稅制改革,適度調減生產環節稅收;規范用工制度,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注意在城鎮化和工業化過程中增加農民收入;等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