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走向“一波三折”,混沌行情中基金從躁動回歸平靜:雖然上周基金倉位有所下降,但已處于7月份以來的高點附近;對于政策走向,部分基金經理認為通脹的高峰期有可能在年底到來,這也可能成為政策利空出盡的時刻;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不差錢”以及“政策頂、估值底”上下夾擊的預判下,多數基金開始重彈“結構、主題”老調。
倉位:“斗志”猶存
根據國都證券研究所測算,上周開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數型基金)的平均倉位微幅回落,較前一周下降0.04個百分點,下降至83.68%,不過繼續處于7月份以來的高點附近。
國都證券認為,上周主要股指小幅上漲,顯示前一周基金倉位的提升還是有所成效,在此背景下,上周基金倉位僅是微幅回落,說明基金對待后市的看法還是相對較為樂觀。
從上周基金主動性調倉幅度的分布情況來看,只有32%的基金選擇了主動加倉,其中加倉幅度均集中在0%~3%之間;與此同時,有68%的基金選擇主動減倉,其中減倉幅度在0%~3%之間的基金占比為60.1%,此外還有7.9%的基金減倉幅度在3%~5%之間。雖然上周選擇主動減倉的基金數量大增,但主要集中在小幅減倉的區域,同樣說明基金對后市的看法尚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政策:“松緊”之辯
從年初的緊縮到年中的放松,再到年末的緊縮,“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對于股市的影響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政府緊縮的決心是“點到為止”還是持續,成為基金關注的焦點。
在諾德的一位基金經理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揭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層的決心。
目前,決策者似乎仍然不愿意采取嚴格意義上的緊縮政策來對抗通貨膨脹,“點到為止”的跡象較明確。最明顯的體現是不愿意犧牲經濟的增長。再加上短期內農業產品價格下滑的環境,嚴厲的緊縮政策想必不會出現。
“今年年底前,A股大致保持震蕩整理態勢。由于存在如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各種收縮流動性風險的存在,短期上升空間相對有限。但從中長期看,在市場流動性依舊充裕的情況下,后市無須悲觀,投資者仍應積極布局資本資產,以保證自身資產不會因為通貨膨脹而縮水。”東吳新創業基金經理王少成向記者表示。
理念:“主題”歸來
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不差錢”以及“政策頂、估值底”上下夾擊的預判下,多數基金開始重彈“結構、主題”老調。
“個人比較看好大消費和新興行業,而周期類總體機會不太大,‘十二五’規劃顯示出政府對經濟結構轉型的決心,‘十二五’規劃中提到要將消費行業的占比從目前的48%提高到55%,2020年進一步提高到65%,而七大新興行業從目前的不足2%提高到8%,2020年進一步提高到15%,因此這兩大類行業未來空間較大。”一位專戶基金經理表示。
天治創新先鋒基金經理龔煒表示,應該重點關注包括泛消費、低碳經濟、區域經濟、人民幣升值、通脹預期、資產整合等行業和主題在內的業績增長確定、政策導向確定、投資主題確定的“三確定”行業,加強對明確受益經濟復蘇的行業和個股的研究,積極把握自下而上的結構型投資機會。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提醒,在當前環境下,主題投資方法更有優勢,并有望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但要真正發揮主題投資的威力,需要投資人對國內外宏觀局勢有超強的前瞻能力,還要把握好進入和退出的時間點、掌握好市場情緒、具備相關主題的專業知識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