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初涉職場心未定 近4成畢業生工作半年內離職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01-30 08:55

      越近年關“騎驢找馬”的職場新人越是焦慮。

      2010年,廣東求職畢業生人數超過60萬。

      盡管去年畢業生的就業率相對前年較高,但其中不少走上了“先就業,再跳槽”的路子。

      2010年夏,國內高等教育領域權威調查機構麥可思發布《2010年就業藍皮書》指出,有38%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在工作半年內離職,其中近九成畢業生是主動離職。

      “我就想等到新工作的錄用通知書再回家。”年廿六,馬躍(化名)還在廣州等待著面試的結果,對他來說,一紙稱心如意的入職通知書就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賬本】

      收入:

      ●2010年8月,在東莞制造業公司工作2個月,試用期每月2500元,不滿2個月辭職,收入3000元;

      ●從2010年11月起,在網絡公司工作,月收入2000元,合計4000元;

      ●父母支援4000元。

      支出:

      ●日常花費:2010年10月起在廣州生活,每月衣食住行約800元,合計約3500元;

      ●簡歷制作、考試報名、考試購買書籍,約花費1000元;

      ●計劃春節回家來回車費400元,給親屬利是1800元,同學聚會500元,買年貨500元,一共3200元。

      【夢想】

      馬躍:不想當浮云,結束漂泊的日子,能進入較大型企業工作,穩定地學以致用。

      雖然一直“騎驢找馬”,但馬躍的心態已經漸漸平復,希望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塊方寸之地。

      揾 工 先養活自己再說

      2010年7月,來自粵東農村的馬躍從江蘇徐州某重點大學畢業。他決定回珠三角就業。

      馬躍學的是信息工程,為了找一個與專業對口且比較穩定的工作,從2009年10月起,他就開始著手準備:制作別出心裁的簡歷,關注網絡的招聘信息,投遞簡歷……

      然而,地域的距離始終讓馬躍略遜一籌,他在網上投出的一份份簡歷如石沉大海,一個個就業機會別他而走。

      為了獲得更多自己心儀的就業機會,2009年12月,馬躍毅然帶著簡歷南下,來到廣州參加各個大學生招聘會。

      為了節省開支,馬躍住在廣州大學城同學宿舍內,與老鄉一起擠單人床,一起吃學校飯堂。

      從2009年12月到2010年春節前夕,馬躍在眾多招聘會中獲得了不少面試的機會,他開始輾轉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經常在面試與等待中徘徊。“當時很希望在年前能收到錄用通知,和家人高高興興過年。”他回憶說。

      然而,馬躍的心愿并沒有實現。

      努力了,失敗了,馬躍感到很沮喪。2010年春節回家前一晚,他和另外兩個高中死黨在廣州石牌東一家酸菜魚店痛飲了一頓。高中同窗的“三劍客”沒有一個順利就業,感嘆著“心比天高,命如紙薄”,他們都喝醉了。

      去年年初,馬躍仍駐扎在廣州同學宿舍,一邊忙畢業論文,一邊輾轉求職。用工環境仍未明朗,馬躍決定調整求職目標:“找一個與專業對口的、比較穩定的崗位就好。”

      然而,在面試12次后,他發現這樣的要求似乎也高了。2010年6月,應屆大學生招聘會接近尾聲,心急的馬躍不得不做出“先就業、再跳槽”的決定,在熟人的介紹下,他與東莞一家制造業公司簽了就業合同。

      “總得先養活自己。”馬躍說得有點心酸。

      國 考公務員之路好擠

      頂著2010年7月的驕陽,馬躍在東莞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但卻找不到任何“壯志”的理由。

      “在工廠里,我的主要工作是拿著電烙鐵焊接儀器,這是一個中職學生的技術活。”馬躍說,他感覺心理很不平衡,不是因為學歷低就了,而是在這樣一個崗位上,他完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更覺得對不起艱苦供養自己讀大學的父母。

      不到兩個月,馬躍決定辭職再求職。


      彼時,對既非應屆畢業生,又沒有工作經驗的2010屆“后畢業生”來說,求職的路越走越窄。馬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國考”上。仍然住在大學城老鄉宿舍里,每天到圖書館準備公務員考試。

      這是他的第二次“國考”。在2010年的國考和省考中,雖然成績都過線,但離面試的成績還有些距離。“如果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公務員考試還是要繼續參加。”馬躍告訴記者,之所以一直不放棄公務員考試,因為這是一條“沒有路子的路子”。

      馬躍說,在過去一年內,他體會最深的就是,外省名氣較小的大學畢業生要在廣東求職十分困難。

      1月18日,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放榜,馬躍成績過線但還是進不了面試,“競爭太激烈”。

      “現在只能繼續找。”在朋友介紹下,馬躍目前在廣州一家剛成立的網絡公司工作,月薪只有2000元左右,而且沒有“五險一金”,但他說,“工作和我的專業對口,就暫且留下。”

      1月22日,馬躍又到購書中心翻書,準備拼搏“省考”。

      還 鄉春節回家很糾結

      長期在外顛簸,讓馬躍的家人充滿不安。尤其是他的母親,每隔兩三天就打來一次電話,詢問工作的情況。

      讓馬躍至今仍然深感內疚的是,原本以為畢業后可以減輕家庭負擔的想法,卻因為找不到合適工作而落空,剛畢業出來找工作時,由于開支比較大,家里人不得不另外籌4000元給他。

      一年來,他沒有回過一次家。他也很想回家,但每次家人問起什么時候回來,他都無法回答。

      “怎么會不想家?!”馬躍說,尤其是過年過節,大家都在大包小包地買東西準備回老家時,他特別惆悵和無奈。“但實在是沒臉回家,覺得很對不起父母,看著他們老了,還要為我擔憂,有時接著電話裝作高興,但心里很難受,我想他們也是。”

      農村考出來的大學生,往往是家人和村里人通過讀書“走出去”的寄托。馬躍說,過年和親朋好友聊天的時候,避免不了要聊自己的就業問題,一旦提及這半年來的輾轉經歷,自己也得承擔很大的壓力。

      就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馬躍手機收到一家大型通訊企業的短信面試通知,他終于笑了笑,“希望能通過面試,拿到錄用通知后就回家。”

      經濟上的壓力讓馬躍對回家也“有點怕”。對已經畢業的人來說,過年回家意味著要開始承擔家庭責任,回報親人。“回家買年貨500元,給親屬紅包起碼要1800元,還要拿點錢交家里……”馬躍說,光來回的車費,就得花500元左右。

      每到年前,老同學都會通過QQ或者短信等方式,邀請他回家后記得一起聚聚,但他都是以“到時候看情況”來回答同學。“多少有一些躲避的心思。”馬躍告訴記者,別說和同學聚會,就是和親友一起聊天,他都會覺得有壓力。

      不過,在外漂泊了一年的馬躍,已經習慣了壓力。“只要再等到年廿九,不管年前面試能不能通過,也不管能不能拿到錄用通知書,不管回家多難,今年春節都要回去。”馬躍堅定地說。

      和小時候過年不一樣,馬躍沒有去買新衣服,而是一有空就在網上留意職場動態。“君問歸期未有期”,既渴望早回家又不能早回家的馬躍把這句詩用作MSN和QQ的簽名。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湯凱鋒] [編輯:胡世福]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