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4日消息(記者 王紹兵)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開局之年如何破題,成了全市人民都關心的事情。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了今年要抓好的七項重點工作,并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左右,財政總收入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均增長1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左右。
?
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前期工作
?
特色產業:引導發展低碳綠色旅游地產
?
報告提出,今年將繼續加大“打井治坡”力度,進一步改善羊山地區的生產條件,打響羊山富硒果蔬品牌。抓好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新增5家以上省級重點企業技術中心、1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
做強現代服務業,切實推進東寨港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的升級改造,建成600個游艇泊位。在扎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同時,引導發展面向島外市場的低碳、綠色、高品質的旅游房地產。
省會中心: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前期工作
2011年,我市將統籌謀劃,大力完善省會中心城市功能。全力以赴打通僑中路、世貿東路、高登東路、文明東路、和平南路5條斷頭路,在龍昆南、濱海大道上建成4座人行天橋,啟動南渡江調水工程和南渡江西岸防洪堤項目。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軌道交通的前期工作,新建7個公交場站。開展“建設國際旅游島,安全暢通文明行”行動,加強交通秩序管理,嚴厲查處違法車輛,積極營造文明安全高效的交通環境。
此外,還將完成濱海大道街景整治和濱江西帶狀公園一期,加快城鄉100公里綠色慢行系統建設。
新農村建設:推進低洼地帶排水排澇工程
報告透露,今年我市將實施南渡江10萬畝農村土地整治示范項目,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國家冬季瓜菜生產基地。新建一批防洪樓,完成7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扎實推進龍橋、龍泉、龍塘和遵譚鎮等低洼地帶的排水排澇工程建設,有效解決防洪排澇問題。
以產業支撐為重點推進永興、云龍、紅旗、演豐、新坡等中心鎮建設。落實好國家各項惠農支農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民權益。結合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推動農村承包地相對集中、連片開發、規模經營,增加農民資產性收入。
發展活力:抓好免稅購物等優惠政策落實
報告明確,今年將繼續深化“強區擴權”,進一步下放權項、下沉資源,重新調整市區土地收益和財政體制。完善重點項目庫,策劃、儲備、包裝和推介包括特色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旅游地產、產權交易和城市品位提升在內的一大批重點項目。
堅定落實對外開放政策,抓好免稅購物、游艇水域開放、競猜型和即開型彩票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完善綜合保稅區的服務功能,把政策用足,讓效應落地,努力將保稅區建成我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改善民生:低保戶坐公交有望減免費
報告提出,要用情用心用力來改善民生。全年將建設完成保障性住房11268套,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探索實施動態管理,健全保障性住房的準入、退出和分配機制。
增強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功能,建立大中型醫院與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幫帶關系和雙向轉診制度。此外,還明確要對全市戶籍老年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殘疾人、低保戶等人群乘坐城市公交車,啟動減免費政策。對于市民關心的物價問題,報告提出要規范收費、減少批發環節,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完善低收入群體補貼與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重點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
社會管理:不斷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2011年,我市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繼續抓好“五大工程”整治,完善數字化城管指揮監督中心管理體制,不斷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堅決查處違法建筑,防止發生新的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
此外,還將認真做好各項社會管理與服務工作。規范社區居委會工作職能,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活動,推進科技、文化、體育、法律、衛生進社區活動,努力建設文明和諧社區。
自身建設:關系群眾利益政策出臺前先公開
報告提出,要建設民本政府,樹立“為群眾服務讓群眾滿意就是最大政績”的觀念,急企業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主動為企業、為群眾排憂解難。尊重群眾愿望,凡是重大項目、重要改革或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出臺之前要向群眾公開,充分傾聽各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此外,還將大力開展投資環境專項治理,對“吃拿卡要”行為實行“零容忍”,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嚴加處置。
海口市“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透露,我市將在未來五年著力推進事關全局的重大項目建設,打好惠農良田整治、江河水系治理、城市發展空間拓展、惠民生態小區打造、兩區八園建設、文化產業壯大、旅游產業提升、便捷交通體系構建、現代物流聚集、以申辦世界石油大會為契機的會展繁榮十大攻堅戰。
未來五年打好十大攻堅戰
攻堅戰之1:實施惠農良田整治 推進30萬畝土地整治項目
扎實推進30萬畝土地整治項目一期工程,在不進行大規模村莊搬遷的前提下,對南渡江片區10萬畝土地進行“田水路林村”整治。以土地整治為抓手,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健全農村衛生保潔、公路養護、田洋管理等制度,提升農業生產效能,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建設文明生態村和綠色小康村,促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打造全國冬季瓜菜基地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攻堅戰之2:加強江河水系治理 由南向北連通城市水系
實施南渡江調水工程(全長約41公里)和南渡江龍塘大壩至東山段防洪防護工程,由南向北連通五源河、榮山河等城市水系,完善南渡江流域(海口段)防洪、排澇設施,疏浚南渡江航道,有效解決羊山地區30萬農民生產用水和海口西部城區供水問題,優化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攻堅戰之3: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推進東海岸人工島開發
積極實施人工島開發項目,重點推進填海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東海岸人工島開發,形成集時尚消費、休閑娛樂、旅游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標志性海灣景觀區域。加大新片區開發力度,重點推進金沙灣、西海岸南片等片區開發,建設新市區。
?
攻堅戰之4:建設百萬平方米新型保障性住房生態示范小區
按綠色、低碳標準開工建設100萬平方米的新型保障性住房生態示范小區;對一批重點舊城片區進行改造,改善人居環境;引入國內外先進教育、醫療機構,積極開展合作辦學、辦醫,帶動教育培訓和醫療衛生質量全面提升;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實現“氣化海口”。
攻堅戰之5:加快兩區八園建設 工業園區將達到30平方公里
完善“兩區八園”基礎設施,使工業園區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以上,推動工業集約發展。海口綜合保稅區實行港區聯動,放大保稅物流效應;海口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努力建設成為高科技產業集聚區。
攻堅戰之6:繁榮發展文化產業 高水準建五源河文體中心
完成海南國際創意港和文化創意產業園(一期)建設,高水準建成五源河文化體育中心,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發展,探索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平臺。
攻堅戰之7:大力提升宜游品質 重點打造三大主題公園
重點打造長影海南世紀影城、東寨港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三大主題公園;辦好高爾夫和游艇兩大論壇,大力發展高爾夫和游艇產業;完善中心鎮基礎設施,打造重點特色風情小鎮;推進綠色慢行系統、旅游公廁、游客到訪中心、美食街等建設,改造騎樓歷史文化街區,全面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
?
攻堅戰之8:構建便捷交通體系 啟動現代有軌電車工程
打通主城區斷頭路,建設、改造一批城區支路網和過街天橋,建成一批公交場站,啟動現代有軌電車(一期)工程;推動秀英港搬遷,加快新海港區汽車客貨滾裝碼頭(一期)起步工程建設,完成馬村港(二期)擴建,將海口港區建成億噸大港;大力推進美蘭機場(二期)擴建。
攻堅戰之9:加速推進現代物流 建國家級水產品交易中心
重點依托港區、機場、鐵路和產業園區,建設馬村港物流園、臨空經濟園、新海物流園等物流園區,以及中商海南農產品中心市場、國家一級漁港、海南(國家級)水產品交易中心等項目。
攻堅戰之10:全力申辦石油大會 以會展提升海口國際化
加強會展場館建設,建成一批五星級以上酒店,深化與國內石油公司、國際能源組織及其成員的合作交流,積極舉辦各類能源會展活動,大力引入會展業人才,夯實基礎、創造優勢,以申辦2017年世界石油大會為契機,推動會展業加快發展,提升海口國際化程度。
?相關鏈接
海南戰略性規劃部署確保“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
政協委員圍繞海口“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
海南省四屆人大第四次會議21日召開 審批十二五規劃
社會養老“十二五”規劃:鼓勵社會興辦養老機構
全國首個沙漠機場擬在“十二五”期間開建
我國十二五期間對農村公路投資將超2000億元
回村鄉親新春話發展 瓊海沙坡村“十二五”規劃
中國“十二五”期間將探索黑洞、暗物質等宇宙奧秘
海南“十二五”力爭農民收入破萬元 向技能就業轉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