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路盈達物流鐵將軍把門。(記者 邢東偉 攝)
海口網2月23日消息 (記者邢東偉 攝影報道)今天,62名貨主來到博愛派出所報警稱,文聯路盈達物流鐵將軍把門,老板電話也打不通,懷疑是卷走他們近百萬貨款“蒸發”。這是近幾天來我市第三宗物流老板卷款潛逃案件。記者調查發現,由于物流行業惡性競爭、行業準入門檻低、貨主自身防范意識薄弱等原因,讓一些物流公司鉆了空子。
貨主:物流老板欠錢跑了
今天上午,王先生站在盈達物流公司門前對記者說,他是在博愛商場做鞋襪手套批發生意的,1月26日至2月15日,他連續5次委托這家物流公司往臨高發了價值12000多元的鞋襪。春節前他來要代收貨款時,該公司的陳老板稱:“現在沒有那么多錢,春節過后正月十五就給錢。”可是過了正月十五,卻是鐵將軍把門。“我和這家物流公司都合作2年了,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在紅龍商場做服裝批發生意的林女士說,該物流老板還欠她16335元。
截至當天下午4時許,博愛派出所聚集了62名報案的貨主,涉案金額達近百萬元。
該派出所的張副所長說,今天前來報案的除了盈達物流的貨主外,還有鑫海文物流的客戶,美蘭公安分局已經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
調查:交易制度存在漏洞
一頭是貨物,一頭是貨款,兩頭都是錢。物流能夠兩頭伸黑手,攜款甚至攜貨開溜,他們到底鉆了什么空子?記者調查發現,準入門檻低、無預警機制、監管力度弱,交易制度和相關法律不健全,都讓他們有機可乘。
記者走訪南聯路、文聯路、新港路發現,不少私人物流公司,往往一個鋪面、一張桌子、一部電話,有的甚至只有移動電話,就可以到處攬貨,隨意互相轉包業務,賺取差價。
在服裝批發市場,顧客上門看貨,看中貨物后當即定下,然后貨主就將貨交給跑那條線路的物流發貨。期間,未簽任何合同或協議,物流收貨后出具一張極不規范的《托運單》,上面僅有發貨人、收貨人電話及貨物名稱、數量和價格,無物流公章、開票人姓名,更未對發貨期限、“代收貨款”時限及違約責任作出約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