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2011年中國兩會走入世界視野 全球關注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02-25 00:23

    ?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的巨輪正長風破浪強勁向前。(作者:王昊飛)

    ?

      海口網2月24日消息?? 在漸濃的初春氣息中,即將召開的中國兩會正一步步走入世界視野。

    ?

      2011年是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世界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啟之年。中國在這樣一個特殊年度召開的兩會透出的政策信號將“分量”十足。中國經濟能否起好步、開好局?中國政府如何順應民生期待?中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怎樣實現互利共贏?……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在兩會上找到。

    ?

      作為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和預判經濟走勢的風向標,國際社會正通過各種方式關注著中國兩會的召開,傾聽來自中國的聲音。

    ?

      觀察中國的窗口

    ?

      “這枚寓意和平與希望的橄欖枝,代表我的心意,致意即將召開的中國兩會!”希臘議員迪奧尼西婭-塞奧多拉·安杰琳諾普魯在雅典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專門帶來了橄欖枝,通過記者的鏡頭獻給中國人民。

    ?

      “雖然距離遙遠,但希臘人民非常關注中國經濟和政治發展情況,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世界影響重大。”35歲的安杰琳諾普魯表示,她將通過互聯網和各大通訊社的新聞密切關注中國兩會。

    ?

      如同身形龐大的大象很難隱身樹后一樣,伴隨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來自中國的一舉一動引人關注。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的頭銜。特別是在世界努力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扮演了全球經濟增長“發動機”的角色,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10.3%,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久違的春雪過后,大地盡顯盎然春意。隨著2011年的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人們對“十二五”開局之年的關注也逐漸升溫.在這個非同尋常的年份,剛剛交出“十一五”靚麗答卷的中國,能否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結構調整怎樣提速?百姓能否更好分享財富蛋糕?社會事業“短板”怎樣繼續補長?改革攻堅如何再發力?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3月初即將在北京召開。此次全國兩會除按慣例審議討論“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和常委會工作報告外,很重要的一項議程是審查批準“十二五”(2011年-2015年)規劃綱要。

      

      中國的發展奇跡和獨特魅力讓世界矚目。在1月底閉幕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中國熱”持續升溫,與中國有關的報告不勝枚舉,有媒體稱其中一場關于中國的討論會吸引的與會人數是會場可容納人數的兩倍。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新近進行的一次全國范圍的民調顯示,高達34%的美國人說“很關注中國”的新聞。

      

      世界在步入新世紀又一個十年后,國際金融危機陰霾尚未散去,全球格局在發生深刻調整,機遇和挑戰正空前交織。在此背景下,中國兩會上所透出的政策走向更受矚目。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市場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利潤增長點,五年前可能一個大型跨國企業對中國還不甚重視,但是現在CEO們每天都要關注中國的事情。”前任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華金聲說。

      兩會,無疑是國際社會觀察中國發展方向的一個重要窗口。

      

      “中國是世界經濟中心之一,兩會的決策會直接影響到韓國經濟。”韓國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學教授李熙玉一直將兩會視為觀察研究中國問題的重要渠道,“其實,全世界對中國即將舉行的兩會都格外關注。”

      

      曾在北京常駐的日本《朝日新聞》編輯委員五十川倫義采訪過9次兩會,回國后仍通過網絡關注中國兩會,“國外媒體關注每年的兩會,主要原因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日益增大,想了解中國政府將推行什么樣的政策。”

      

      又是一年春來到,北京三月即將迎來2011年全國兩會,5000多名代表委員將共聚一堂,議民生、商國是。被譽為中國政治盛會的全國兩會,不僅讓中國億萬百姓關注的目光再次投向北京,也將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中國首都。

      

      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去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興奮。隨著教育規劃綱要的頒布實施,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以我所在的江西贛州為例,盡管財政不寬裕,但教育投入卻很大方,“及時、足額、到位”的教育投入讓學校的運行更有保障……

      傾聽中國的聲音

      

      “盡管相隔遙遠,但可通過互聯網等及時準確地了解中國兩會情況,甚至可以看會議直播!”

      

      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來說,他對即將召開的兩會簡直“有些迫不及待”,因為他迫切想了解,會上將要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將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描繪怎樣的“藍圖”。

      

      不僅在俄羅斯,在韓國、在日本、在新加坡、在英國、在美國……鑒于中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無數人都在期待洞悉中國兩會的信號,傾聽中國的聲音。

      

      作為全球舉足輕重的經濟體,中國兩會發出的經濟政策信號令人期待——

      

      “現在華爾街投資人最關心的是中國經濟的兩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政策走向,另一個則是中國產業的發展方向。”美國紐約國際集團總裁本杰明·衛說,中國經濟是否過熱、如何控制通貨膨脹、就業形勢怎樣?很多人都希望能從中國兩會文件中讀出一些東西。

      

      經濟增長、匯率政策、節能減排、財政貨幣政策具體部署……在中國兩會上要審議討論的諸多經濟發展指標和政策,是海外人士關注的重點。

      

      “從兩會的議案、提案及成果上,可以捕捉中國政策走向的‘蛛絲馬跡’,這有利于我們投資決策。”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總經理李山泉說,如果有較多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議論,那么投資人就會認為投資中國意味著更大的機遇;如果有議案關心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會影響投資人的判斷……

      “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在今年中國兩會上審議,這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今年是中國‘十二五’第一年,而‘十二五’規劃最重要的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無疑是此次兩會的重中之重。”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陳抗說,“十二五”規劃有哪些路徑安排、每一年將有哪些具體動作,這都將在兩會中有所體現。

      

      “‘十二五’規劃對未來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將確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并規定為實現這個目標應采取的具體措施。”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這決定的不僅僅是中國未來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無疑也會對地區和世界經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只是經濟問題,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等關系中國百姓的民生問題也愈發引起世界關注——

      

      新加坡資深新聞工作者、陳嘉庚基金會先賢館副館長韓山元格外關心中國民生問題,認為這關系“發展長久的大事”。他說:“人們更關注如何讓老百姓分享財富的增長,應該讓老百姓更加感覺到經濟發展對他們有益,也希望看到社會財富分配和民生議題能夠在兩會上有更多體現。”

      

    “如果把錢用于提高貧困民眾的生活水平,在醫療、社會福利和教育等問題上增加投入,這對中國人來說是好事。中國未來五年更重視改善民生、福利和教育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五十川倫義說。

      

      “中國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與改善民生也有很大關系。”陳抗說,從近期中國各地兩會不難看出,地方政府對GDP的追求有所弱化,這意味著可能更多地將助推GDP增長的投資資金用于社會保障,從而由建設型經濟轉變為公共服務型經濟。

      

      兩會是中國制定國家發展方向的會議,涉及內政外交國防等諸多方面。李熙玉表示,中國兩會也將對世界的政治、安全環境產生極大影響。

      

      “中國的國際地位就擺在那里,中國政府需要積極表達對國際問題的看法,發出自己的聲音,特別是中國崛起將為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帶來什么。”陳抗說。

      共享發展的機遇

      

      對許多外國人士來說,兩會是觀察中國未來政策的風向標,目的就是要捕捉與中國“共進”的機遇。

      

      希臘企業家基莫納斯·杜庫蒙吉澤斯就是一個希望抓住中國機遇的典型例子。

      

      他是一個分子遺傳學博士,在瑞士、法國和德國留學并工作長達15年。去年他決定回到希臘,準備建立一個網站向外國旅游者尤其是中國游客推廣希臘旅游景點。

      

      19日,杜庫蒙吉澤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京所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會對希臘和歐洲產生影響。他希望通過關注中國,借助中國因素,在希臘開創事業。“毫無疑問,現在做生意不能不考慮中國因素,中國就是未來。”

      

      韓國教授李熙玉則從國家發展的角度,評價了中國兩會和中國政策對韓國的重要性。

      

      “中韓兩國經濟關聯度很高,如何找到與中國共同發展的方向,也就是‘共進’的方向,是很重要的事情。”李熙玉說。

      

      日本的五十川倫義與李熙玉頗有同感。他說,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市場規模自然會變得更大,購買力也隨之提高,當然會帶來巨大的商機。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李山泉說:“中國的每個動作,都可能影響全球資本市場,這對全球投資人意義非凡。”

      

      在2010年希臘遭遇債務危機時,中國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希臘人對此印象深刻。“這不僅體現了兩國友誼,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對全球經濟發展所作的應有貢獻。”希臘議員安杰琳諾普魯說。

      俄羅斯金融工業集團總裁奧列格·施瓦茨曼評價說:“經濟合作只有益處沒有壞處。中國的強大對俄羅斯是好事,俄羅斯可以從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受益。”

    ?

      國際社會也將目光鎖定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帶來的機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將對世界帶來潛在影響。”奧斯特洛夫斯基說。

    ?

      俄羅斯En+集團戰略主管德米特里·尤金表示:“預計兩會即將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在強調發展傳統能源的同時,也將包含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方面的內容,這對俄羅斯的能源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

      對于位于太平洋彼岸的不少美國公司來說,中國兩會同樣是研究和挖掘中國機遇的重要時機。

    ?

      美國紐約國際集團總裁本杰明·衛指出,作為華爾街投行,該行對中國的發展抱有信心。“我們關注中國‘十二五’規劃中的一些經濟政策將具體落實到什么行業、什么機構、什么部門,從而指導我們對投資產業、項目和客戶的選擇。”本杰明·衛說。

    ?

      他說:“盡管我們對中國經濟中的一些問題也存在疑慮,但是我認為中國政府有著世界一流的宏觀調控能力和經濟政策執行力,近期中國控制通脹的一些政策就十分果斷和正確。”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旭東 劉愷 等] [編輯:李昕昕]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