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漫畫版中國龍宣揚中國威脅論:星條旗是美國國旗,也是美國的象征(圖片來源于網絡)
?
海口網消息3月8日??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3/4月號文章原題:中國威脅(作者英國劍橋大學美國研究室主任斯蒂芬·哈爾珀)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外交政策》雙月刊1/2月號發表題為《中國的崛起不意味著戰爭》的文章,他的樂觀態度值得稱道。但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有句話是對的,那就是像美國這樣的世界霸主極少有悄然退位的。當諸如中國之類日益崛起的國家在外交、政治和經濟理念上與現有的西方列強截然不同時,情況更是如此。認為“19 世紀末美國和平取代英國成為世界新的霸主——一個推行民主、信奉基督教、講英語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自動讓位給另一個——也為中國崛起描繪了藍圖”的人毫無道理。
?
這并不是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必然會開打。我們應當慎重對待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包括近期中國新一代隱形戰斗機高調出場以及中方的造航母計劃,但這種威脅是可以控制的。中國在軍力投射、戰場管理、深海以及太空戰上仍然落后美國10年。同樣的,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和重商主義貿易政策使商業關系變得困難,但還能進行商業往來。就連中國持有的巨額美元資產也不完全是美國的劣勢,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因為美元貶值也會讓北京蒙受巨大損失。
?
事實上,華盛頓與北京和平合作的設想太過輕易地假定中國的崛起將一帆風順。真正的情況是,中國還在不斷與內部混亂作斗爭,這讓它更加注重國內事務,變得不可預測。中國的增長需求迫使它向其他國家推行弱肉強食的貿易政策,它對能源和自然資源的渴求使其威脅到鄰國以及非洲等更遠的地區。
?
簡而言之,對美國和西方來說,中國依然是它們面臨的一個挑戰,而非伙伴或朋友關系。
?
?
約瑟夫·奈的回復
?
對于斯蒂芬·哈爾珀充滿智慧的批評,我同意他的大多數觀點。我不認為美中關系會像 1895年戰爭恐懼之后的英美關系那樣發展,但也不一定會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德對抗的老路。我的觀點是,我們要慎重看待美中關系,不能輕易引用歷史上類似的事件進行推斷,以免產生誤解。
?
正如他所說,近幾十年內中國無法與美國相匹敵。美國不會“悄然退位”。但我認為哈爾珀高估了中國發展模式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在過去的兩年里,隨著許多中國人錯誤地認定“美國衰落論”,他們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政策,這導致中國與印度、日本、韓國以及東盟國家的關系有所削弱。與巴西、印度等重要的新興國家相比,“北京共識” 對緬甸、津巴布韋等國家更具吸引力。然而沒有多少發展中國家能像中國那樣持續多年持續兩位數的高速經濟增長,創造出獨特的“北京模式”。
?
不像納粹德國或者蘇聯,中國不是美國現在面臨的一個挑戰,而是一個有問題的國家,美國可以與其建立正常的競爭合作關系。我發表《中國的崛起不意味著戰爭》一文的目的是,警告大家不要在兩國鷹派的慫恿下進行言過其實的類比,因為這是后者賴以生存的資本。這樣的類比甚至有可能導致預言成真。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