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用四章篇幅謀劃出今后5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前景。24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吹風會上對此作了詳細解讀。
?
確保中國糧食安全,5年增加800億斤糧
?
規劃綱要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達到5.4億噸以上。與上一個五年規劃提出的1萬億斤目標相比,增加了800億斤糧食。對此,陳錫文表示,中國人口多、食品消費量大,恩格爾系數較高,農產品供給狀況和價格對于物價的影響很大。確保農產品的穩定供給,保持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是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
?
800億斤糧食從何而來?陳錫文介紹了四個方面的著力點:
?
一是加強以農田水利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到去年年底全國49%的農田實現了有效灌溉,如果解決好水源問題,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加大節水力度,還可以進一步擴大有效灌溉面積。
?
二是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
三是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如逐步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堅持實行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
?
四是在流通、儲備、價格監管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
?
“保障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一件大事,我們完全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陳錫文說,“800億斤糧食是必須確保的產量。預計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城鎮化率不是越高越好,新農村建設不能放松
?
規劃綱要提出,到“十二五”規劃期末,全國城鎮化率要提高到51.5%,比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陳錫文認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要處理好兩個大關系,一是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不能放松新農村建設,二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協調發展。
?
“應當糾正一個認識上的偏差,并不是不種地的人都要進城。”陳錫文說,“目前有大量進城的農民工沒有分享當地的公共服務。如果按政府提供完整的公共服務水平來衡量的話,仍有10到12個百分點統計在城鎮居民中的人口并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公共服務。”
?
陳錫文說,根據有關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口可能達15億人左右,城鎮化率可能達70%左右,但仍有30%生活在農村,也就是4.5億人。如果不把農村建設好,小康社會、現代化都無法實現。
?
他還表示,僅靠發展大城市發展解決不了中國的現代化,只有走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路,才能讓十幾億人口生活得更好。
?
保障農民土地權利,完善土地經營流轉
?
在農村改革方面,規劃綱要提出,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同時,在依法自愿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
?
陳錫文說,土地制度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制度。2008年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了農村改革發展問題,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了明確部署,既強調繼續穩定現有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長久不變,也提出對農村土地流轉加強管理和服務。
?
陳錫文表示,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以進入有形的、統一的市場進行公開規范地流轉,但一些地方的干部忽視了“經營性”這個界定,把農民自用的宅基地和鄉村的公益性土地通過復墾之后進行流轉。今后國家將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對這一問題進行規范。(記者董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