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8日消息 在海口江東新市區的東北角,有一個精致的院落。院落占地80多畝,建筑卻不多,錯落點綴。院中小路迂回,樹影婆娑……這個幽靜,透著書卷氣息的地方,便是國家級研究院——中國南海研究院的新址。
?
4月28日,是中國南海研究院新院建設項目落成的日子。落成前夕,我們仔細搜索了這個國家級學術機構的創立歷程和學術成果,發現讓人感慨不已……
?
北部灣劃界談判催生中國南海研究院
?
中國南海研究院的前身是“海南南海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當時只是海南省外事辦公室新聞處內設的一個研究機構。
?
其時正值中國與越南進行北部灣劃界談判。海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當時是中國政府代表團談判成員之一。談判需要大量關于北部灣、南海方面的調研資料,這些調研任務就落到當時省外事辦公室相關人員身上。
?
“外交部給海南南海研究中心下達了很多調研課題,當時全部研究人員都由省外辦的公職人員兼任。”吳士存透露。
?
1990年代中期,南海問題成為影響周邊關系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南海問題逐步升溫,其研究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南海問題研究在國內一直是一個弱項,為數不多的研究人員隊伍結構老化,分布較散,研究領域偏重歷史,不利于研究工作的展開。海南南海研究中心的創立,為南海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
在北部灣劃界談判過程中,一個創意始終在吳士存腦中醞釀,就是將南海問題研究納入國家重要對外關系研究領域,成立一個國家級研究機構。他想在南海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一個專門研究南海問題的獨立智庫性研究機構,為國家總體外交服務。
?
吳士存的想法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贊同和大力支持,一個由海南省提交的、將海南南海研究中心升格更名為中國南海研究院的報告遞到國家有關部委,升格更名工作快馬加鞭地進行著。
?
一個學術機構升格及更名,看似簡單的過程背后蘊含著極其復雜的歷程,困難和挫折中的努力只有體驗過的人才能領悟到。
?
一個普通的企業在工商部門更名并進行業務內容變更尚需諸多復雜程序,更何況海南南海研究中心這樣一個地方研究部門,要想變成國家級的研究機構,需涉及外交、發改、中編辦、海洋局多個中央部委,而有些部門根本就沒有觸及過這類事情。
?
申請在中央各個部委反復遞交著,修改、遞交,再修改、再遞交。吳士存等人堅持著,始終沒有放棄做大研究中心的信念……
?
2004年7月8日,經國務院批準,海南南海研究中心正式更名為中國南海研究院,為正廳級事業單位。
?
這個更名過程前后共耗時3年。
?
一流品質得益于精益求精的品格
?
中國南海研究院獲準更名成立。但這,只是更多困難的開始。建設一個新研究院的選址問題,資金問題……研究院每往前走一步都歷經風雨。
?
2006年,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中國南海研究院正式立項。
?
2008年2月23日,南海研究院迎來奠基的日子。即使在奠基之時,困難也沒有放過這些創立者。當天,因一個特殊事件,儀式改變地點舉行,打樁機也無法順利進場開工。直到8個月后,即2008年10月23日,研究院的施工隊才打下第一樁。
?
研究院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從那天到現在,3年的1000多天中,研究院負責人只要在海口,每天必到工地,累計到工地次數超過2000次。
?
在外事部門工作多年,吳士存和南海研究院的團隊以外交無小事的嚴謹態度對待建院的每一道工序,而外交人員見多識廣的素質更是這個研究院精美建設的基礎。
?
研究院的建筑設計風格,裝修裝飾,一草一木,每一盞燈、一幅畫,甚至每一塊瓷磚都頗有講究。承建研究院室內總裝工程的北京恩祥公司工程部經理劉超洪說,所有的設計都是參照吳士存多年參觀國外研究機構積累下來的照片,按照國外最高水準的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的目標制作出來,集成了世界各地諸多名校、智庫風格,包括哈佛大學的紅墻,聯合國海洋法庭的黑色欄桿,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一些裝飾等。
?
中國南海研究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就在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下完成了。
?
今年1月15日,臺灣知名學者、南海問題專家宋燕輝先生,來海南參加兩岸南海學術會議時訪問中國南海研究院,他對該院的快速發展驚嘆不已,看到研究院大樓拔地而起,他對吳士存說:“你們正在書寫歷史。”
?
今年3月31日,美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學術主任CarletonCramer,參觀中國南海研究院新址后贊嘆,該院的硬件設備比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的設備都好。
?
吳士存說,之前所做的這些都只是一個真正智庫的前期準備。打造一支國際一流的學術團隊,多出一流成果,才是研究院最重要的工作內容。
?
?
一個過硬的團隊沖刺世界一流智庫
?
中國南海研究院15年一路走來,除完成更名升級和基礎設施建設,研究領域已擴大到“南海史地及南海諸島主權”,“南海地緣政治及周邊國家的南海政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南海地區的適用性研究”,“和平解決南沙爭端的對策性研究”,“南海資源合作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及體制與機制研究”,“南海科學調查及資源與環境評價研究”等。
?
豐碩的學術成果更讓美國及其他國家同行刮目相看,《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群島問題研究》、《歷史性權利與歷史性水域研究》、《有關情況與海域劃界》、《南海斷續線的法理研究》、《MaritimeSecurityintheSouthChinaSea》等多部中英文著作相繼出版。
?
中國南海研究院從無到有,從一個地方的研究“小作坊”到一個國家級智庫,從一片荒地到一個讓人刮目的學術研究交流勝地,其背后有國家領導人的高瞻遠矚,有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遠見卓識,更有一個過硬和高效的團隊及領頭人在努力。
?
因為有一個能打硬仗的團隊和一流的人才隊伍,研究院作為牽頭單位,從2004年起,多次成功舉辦《海峽兩岸南海問題民間學術論壇》,論壇輪流在大陸和臺灣舉辦年度學術會議,為加強兩岸學術界的聯系,推動南海研究合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
2010年9月19日至28日,中國南海研究院組團赴美進行南海問題專題學術交流。代表團拜訪了位于華盛頓的美國海軍分析中心和蘭德公司,位于羅德島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及位于夏威夷的東西方中心、亞太安全研究中心及夏威夷大學法學院國際問題中心。雙方探討的問題包括中國在南海的主張及解決南海問題的立場、南海航行自由、共同開發、南海的爭端解決機制和合作模式等。美國海軍分析中心副總裁、中國問題專家馮德威(DavidM.Finkelstein)聽完南海研究院學者的報告后說:“你們的學術報告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座的每個美國學者都對你們的學識、分析和思想印象深刻。”
?
研究院在進行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的同時,還做了一系列務實的和原創性的工作,數字南海項目、南海形勢評估報告、南海問題專業數據庫、《南海研究》雜志、海南南海研究基金會相繼完成、面世。
?
“中國的發展與海洋密切相關,未來研究院將拓展‘國民海洋意識培育系統’,舉辦大中學生夏令營,讓國民從青少年時代起就了解海洋、了解海洋課題、了解海洋在中國未來和平發展道路上所發揮的作用!我們還將培養海洋高級管理人才,為海南海洋大省變身海洋強省付出努力!”吳士存說。
?
?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