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繼20日的反核游行,日本東京再次爆發數百人規模的反核游行。由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總聯合發起的主題為“東電抗議行動”的游行,在東電本部門口與警察發生糾葛,游行組織者3人被警方以違反東京都公安條例為由逮捕。(作者:孫冉)
?
?
海口網6月18日消息?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3月11日地震中嚴重受損并發生爆炸,引發嚴重核泄漏事故。這一事件給全球各國的核政策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國家宣布永久棄核,有的國家則稱要繼續使用核能。有學者認為,福島核事故提供的應該是教訓,而不是告訴世界要與核電說再見。
?
日本:電力短缺 離不開核電
?
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后,日本政府對既有的能源政策進行了反思。但由于日本自然資源匱乏,對核電高度依賴,日本政府表示不會放棄核電站的建設。
?
5月10日晚,日本首相菅直人在首相官邸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中止日本政府以前制定的能源發展計劃,對于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進行重新研究檢討。日本能源計劃規定,到2030年,日本的原子能發電的比例要占到整個國家電力的50%。而目前,日本50多個核電站機組的發電總量只占到國家電力的30%。
?
菅直人指出,迄今為止,日本的電力發展依賴于核電和火力發電兩大支柱,今后要重點研究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的發展,要讓自然能成為日本電力的根本。
?
這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以來,菅直人首次表明將停止核電的發展,廢除日本政府制定的以核電為主的能源發展計劃。
?
6月7日,日本媒體報道稱,菅直人等高官正在考慮是否在2012年4月前關閉所有核電站。由此造成的電力短缺和其它能源消耗支出大幅增加,是關閉所有核電站的兩大障礙。
?
7日晚,菅直人在官邸召集經濟產業省和相關領域的負責人召開會議,討論今后日本發展的新成長戰略,并決定吸取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事故的教訓,對目前正在實行的核電政策進行根本的改革。會議討論到是否應該完全關閉核反應堆。
?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稱,會議討論了核反應堆定期檢查后全面停運的意見,考慮到一旦如此,就會用火力發電取代核電,如果目前實施這一計劃,今年的火電燃料費將增加2.4萬億日元、明年的燃料費將增加3萬億日元。考慮到這部分費用都要由國民承擔,不可避免地將增加國民負擔,因此各方對完全關閉核電站持慎重態度。
?
6月14日,就意大利核能全民公決反對派獲勝一事,日本經濟產業相海江田萬里在記者會上表示,“就像菅直人首相也曾說過的那樣,核能仍是(日本能源政策)四大支柱之一,這一點沒有改變”,重申今后將繼續使用核能。
?
海江田還稱,“(去核電化)與眼下的電力短缺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關鍵”,言下之意是為應對電力短缺當前仍然離不開核電。
?
日本經濟財政擔當相與謝野馨也在記者會上稱:“雖然他國的動向很有參考價值,但不會向其看齊。”他認為海外的反核電浪潮不會立即波及日本。
瑞士、德國:全面放棄核電站
4月20日,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引發德國人對核災的憂心。《法蘭克福廣訊報》公布最新一項委托學者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9%的受訪者認為,類似福島的核災也可能在德國發生。
調查顯示,民眾期待再生能源在未來20年到30年間能逐步取代核能。74%的受調者認為太陽能會是主要能源,71%認為風力會是主要能源,41%寄望水力。
除了民意使然,德國執政黨在地區選舉中的失利,也推動德國政府做出放棄核能的決定。
日本福島核危機導致德國的核能源政策發生“U”形轉折。由于德國民眾擔憂核威脅,默克爾在3月份下令暫停核能發展,并關閉了5座運轉時間最長的核電站,但這仍未能為其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民意支持。在5月22日德國不來梅的地區選舉中,默克爾領導的保守黨被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綠黨趕超。默克爾5月23日指責說是日本福島核災難導致自己的保守黨被擠到第三位。
德國政府執政三黨5月29日夜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決定德國所有核電站在2022年前全部關閉。這使德國成為首個宣布徹底放棄核電的主要經濟大國。
德國環境、自然保護與核安全部部長勒特根在會后宣布,按照這份計劃,在全國17座核電站中,默克爾在福島核泄事故發生后下令暫時關閉的7座建于1980年之前的核電站和建于1984年的克呂梅爾核電站將即刻退出歷史舞臺。
不過,政府決定,在被關閉的7座核電站中,將保留一座能在緊急需要的情況下運營,但該核電站于2013年前也必須關閉。另外6座核電站最晚將在2021年底關閉,3座較新的核電站最晚將在2022年底關閉。
除了德國,瑞士政府也宣布將關閉國內所有核電站。
日本3月11日特大地震和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后,瑞士政府立即宣布中止對現有5座核電站的更新改造計劃,對運行的核電站進行了安全檢查,并責成聯邦交通、通訊和能源部對該國未來能源供應前景做出可靠判斷。
4月11日,瑞士女總統米什琳?卡爾彌在與奧地利總統會談后表示,瑞士考慮放棄核能發電計劃。卡爾彌說:“我們針對多種情況,包括當前的情況進行了檢討。”
5月22日,瑞士爆發了約兩萬名示威者參加的抗議核電的活動。示威人數最多的是在北部城市貝茲瑙,當地的核電站運轉了40多年,是瑞士歷史最悠久的一座核電站。民眾擔心日本由于地震海嘯造成的核危機在瑞士重演。
目前瑞士境內有5座核電站,提供全國40%的能源。反核人士表示,希望通過此次示威敦促政府改變核能政策。在壓倒性的民意面前,瑞士政府很快做出了棄核的決定。
瑞士政府5月25日發布公報稱,瑞士現有5座核電站將于2019年至2034年陸續達到最高使用年限。之后,瑞士將不再重建或更新核電站。這意味著2034年之前,瑞士最后一座核電站將關閉。
瑞士下議院6月7日對放棄核電的決定進行投票表決,結果是101票贊成,54票反對,30票棄權。瑞士幾乎所有政黨都贊成關閉核電站,只有自民黨和瑞士人民黨反對。
意大利選民再次對核電說不
在德國、瑞士之后,意大利也將走上棄核之路——意大利人民通過公投對核電給予了徹底否定。在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事故后,意大利將成為第三個宣布中止核能發電的歐洲國家。
意大利12日開始舉行公民公投,在4項公投議題中,重要的一項即是是否恢復實施核電站計劃。
意大利民眾早在24年前就已通過全民公投的形式,否決使用核能。在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意大利曾于1987年舉行全民公投,決定停止使用核能。而現任總理貝盧斯科尼則有意恢復核能。
貝盧斯科尼政府計劃從2014年開始建造4個核反應堆,以便在2020年時投產。并在2030年前,實現讓核能來滿足意大利1/4的電力所需。對此,意大利反對核能的在野黨向憲法法院請求舉行全民公投,來決定是否應該恢復使用核能,在野黨提出的這一申請得到了上訴法院和憲法法院的批準。本次公投也被視為對貝盧斯科尼的一次信任投票。
14日公布的公投結果顯示,多達94%的意大利民眾反對恢復核電站建設的計劃。
面對本次全民公投的結果,報道指出,意大利在野黨認為,這是“貝盧斯科尼時代終結的開始”。
此外,奧地利在1978年舉行公投后,已宣布放棄核能計劃。奧地利總統菲舍爾之前表示歡迎瑞士的棄核決定。
美英法稱將繼續發展核電
對德國宣布永久放棄核電的計劃,美英法等國表示不會效仿,將繼續按照原計劃建設核電站。捷克總統更是對德國的棄核計劃表示了嚴厲的批評。
日本福島核電站3月發生嚴重核泄漏事故后,俄羅斯總理普京3月14日表示,不存在全球核災難的危險。印度總理辛格3月14日宣布對全國的核電站進行安全檢查。法國總理菲永3月13日表示,法國將從日本核泄漏事故中吸取教訓。英國能源大臣胡恩13日也表示,日本核電站在地震和海嘯災害影響下出現事故,英國應該吸取教訓。
美國現有104座核反應堆,半數以上反應堆已經運轉超過30年。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的財政預算中計劃批準360億美元貸款擔保用來興建核電站。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部分美國議員要求重新探討美國的核電站建設計劃,但奧巴馬表示,新核電站的建設仍將按計劃進行。
英國現有10座核電站,但是到2025年,其中9座核電站將達到使用壽命而停止運營。英國政府已確定10個適合建設新一代核電站的地址。按規劃,這些新核電站將在2025年前投產。
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法國政府下令對核電站安全進行嚴格排查。但法國目前75%的用電依靠核電站提供。法國執政黨和主要在野黨目前一致認為目前“走出核電”是不現實。
法國總統薩科齊5月初重申,他對法國核電的安全有信心,法國將繼續為發展核電投入資金。法國總理菲永5月30日時說,盡管法國“尊重”德國放棄核能的決定。但這卻不是法國政府的選項,因為法國政府把核電視為“未來的解決方案”。
法國外長朱佩說:“至少在數十年內,我們沒有辦法不使用核能……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開發替代能源。”法國工業部長貝松則表示,使用核能發電讓法國的電費,得以維持在比歐洲其它國家平均便宜約40%的水平。他說:“例如德國家庭的電費,就比我們高出一倍。”
6月11日,在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3個月之際,法國巴黎等地11日出現了示威游行,參與的法國和日裔反核人士用兩種語言高呼口號,希望法國走出核能時代。根據巴黎警方的統計,當日大約有1150人參與了此次游行;但游行組織者稱,參與人數高達5000人。
捷克總統克勞斯6月7日猛烈抨擊德國的能源政策,認為德國的廢核計劃相當“荒謬”,并表示捷克的政策將朝反方向前進。
克勞斯在德國漢堡一場簽書會中發表談話時表示:“在這里我要告訴大家,捷克共和國絕不會放棄核能。相反地,我們還計劃在波希米亞以南的迪默林核電能廠周圍興建更多廠房。”該地區鄰近德國邊境。
克勞斯在演講中也抨擊德國興盛的反核運動,并質疑反核人士的誠實,表示這些人可能與德國可再生能源業者勾結。他表示:“我不信任今天大聲反對核能的叛徒。我認為,他們不誠實。”
不少學者與國際活動人士也認為,福島核事故應該提供的是教訓,而不是與核電說再見。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核專家格里姆斯頓說:“大多數國家都說‘讓我們暫緩一下,從福島的教訓中學習’,而不是‘讓我們關閉核電站’。”
格里姆斯頓說:“德國是特別的案例,默克爾的處境特別。”他指出,默克爾是在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和盟黨自由民主黨在地方選舉中大敗后,做出這一決定。
國際原子能機構前總干事布利克斯說,盡管德國做出關閉境內所有核電站的決定,但他還是認為,福島核事故只是全球使用核能發電的“小挫折”。他說:“我認為這不是明智的決定,但可能在德國輿論的壓力下,這是近乎必然的選擇。”
另有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底,世界上核電在運機組總發電量的排名依次是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德國、韓國、烏克蘭、加拿大、英國、瑞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