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8日消息 7月6日,由省社科聯、瓊中縣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瓊州學堂2011年第14場講座在瓊中舉行。省民族宗教信息中心主任、省民族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成在《瓊中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與今后的對策》的演講中認為,瓊中是黎族苗族聚集的地區,要深挖民族文化資源,用心打造民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瓊中通過努力可申報國家級生態文化區,推動當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
王建成研究黎族文化二十多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多次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和評審工作。
?
在談到瓊中的民族文化發展歷史時,王建成認為,瓊中雖然地處本島中部,交通不便,但歷史十分悠久,留下的古跡眾多。瓊中最具價值和特色的還是豐富的黎族、苗族文化,如黎錦技藝,2009年被列為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黎族文身歷經數千年,是黎族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解放后,黎族民間故事、文學創作、音樂舞蹈創作等也快速起步。瓊中地區的四親調、羅尼調在整個黎族地區廣泛傳唱,被人們譽為“黎族民歌之鄉”。
?
“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整體性保護、可持續性保護的重要方式,是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王建成建議,我省應推動海南島中部申報國家級生態文化區。劃定文化生態保護區,將民族文化遺產原狀地保存在其所屬的區域及環境中,使之成為“活文化”,是保護文化生態的一種有效方式。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