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7月25日在意大利羅馬總部召開緊急部長級會議,討論“非洲之角”不斷惡化的干旱和饑荒問題。總干事迪烏夫在會上將這次饑荒稱為“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的人類災難之一”。
非洲東部的“非洲之角”地區目前正在經受6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索馬里、肯尼亞、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亞大部分地區受災。據聯合國官網稱,這次干旱造成多達1150萬人受災,其中兒童的營養不良率和死亡率奇高。索馬里災情最為嚴重,每天有將近4000人逃離索馬里去往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的難民營。
??? 7月16日,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災民在一處臨時醫療點外等待救助。自去年以來,索馬里、肯尼亞、烏干達等非洲之角國家陷入幾十年未見的旱災,超過1100萬受災民眾急需救助。新華社/法新
??? 7月16日,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一名索馬里男孩在臨時醫療點抱著一名營養不良的嬰兒。自去年以來,索馬里、肯尼亞、烏干達等非洲之角國家陷入幾十年未見的旱災,超過1100萬受災民眾急需救助。新華社/法新
???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孩子們在家門口等待取水的媽媽回來。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一名婦女頭頂柴火經過一處干涸的河床。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幾名兒童在一處干涸的河床上玩耍。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一些婦女帶著孩子在水源附近等待取水。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一名母親用水給孩子清洗身體。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一名婦女頭頂水桶前往水源地取水。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人們拿著水桶前往水源地取水。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 7月22日,在肯尼亞北部伊西奧洛地區的桑布魯族聚居地區,一個小男孩在水源附近等待取水。 2010年以來,非洲之角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多國宣布進入干旱災害狀態。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由拉尼娜氣候現象引發的干旱是此次“非洲之角”饑荒最直接原因。但導致饑荒如此嚴重的卻并不只是天災,還有人禍。“干旱、通貨膨脹和國內沖突等因素共同導致了這一災難性的局面。”迪烏夫如是說。近些年來,“非洲之角”國家戰亂不斷,致使政府形同虛設,在自然災害面前無法有效統籌應對。此外,暴力沖突泛濫使外界的援助物資無法運抵當地,也加劇了饑荒。
饑荒不斷侵襲著這片土地。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大旱周期性地席卷非洲大陸,加之其他人為原因,幾乎每年都有多達20至30個國家發生糧荒,其中萊索托、安哥拉、贊比亞等15國經常嚴重缺糧。1982至1984年,非洲發生特大饑荒,24個國家糧食告急,1.5億至1.8億人受到饑餓威脅。據日內瓦紅十字協會統計,1983年非洲有1600萬人死于饑餓或與營養不良有關的疾病,1984年的死亡數字更高。聯合國稱這次大饑荒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類災難”。? (來源:人民網)
每次非洲出現饑荒,國際社會都會伸出援助之手,一批批物資被不斷地運往需要的地方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人道主義援助并非解決非洲饑荒問題的長久之計。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救援事務的副秘書長阿莫斯指出,要有效解決非洲地區的饑荒問題,短期援助應該與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通過農業轉型提高農業人口抗災能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