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饑渴的眼神發出攝人的力量
肯尼亞達達布難民營前,一個父親和自己的女兒在登記中心排隊等待
干裂陸地上的駱駝群
“一群瘦弱的駱駝圍坐在附近一口干涸的水井前。一只只皮包骨頭的野牛暴死在塵土飛揚的平原上。數以萬計的人們步行數天尋找食物,眼神中充滿著無助。其中有些人覺得等待他們的可能只有死亡!”這是現在正發生在東非一些國家的事情。
“非洲遭遇了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肯尼亞官員斯蒂芬格溫·沃恩對馬來西亞《星報》的記者說。據權威專家預測,在今年10月前非洲大陸是不會下雨的。
大旱原因:
森林砍伐+全球暖化
民間團體“世界雨林運動”撰寫了名為《當前干旱的根源》的報告指出,干旱一直是該地區很正常的特征,但是兩件事情的變化導致了2011年東非這一嚴重的旱災:一是森林的大規模砍伐;二是全球氣候變化。
大規模森林的砍伐是當前東非旱災的一個主要原因。過去幾年,該地區失去的森林面積恐怕根本無從計算。以肯尼亞為例,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1995年該國森林面積為129.2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僅為2.3%,其中天然林為117.4萬平方公里,森林總蓄積量約為9480萬立方米。肯尼亞本來就是少林國家,近幾年又遭到各種不合理的破壞。據推算,肯尼亞當前的森林覆蓋的面積僅僅是1995年的2%。森林面積縮減直接導致湖泊萎縮、河流水位降低和降雨減少。此外,長期的亂伐森林、伐林造田、將野生林變成私人林園、砍伐森林建造房屋等等行徑,都是導致旱災的潛在原因。
另一方面,全球氣候變化幾乎可以肯定是當前旱情的最主要原因。英國《衛報》也認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預測氣候變化將導致更多極端天氣的出現,如旱災、水災和颶風。所以,如今出現這樣極端的干旱天氣并非突如其來。
可憐的非洲小女孩
歸根結底,森林砍伐和氣候變化都要歸因于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主要依賴對森林———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森林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過度消耗實現的。砍伐森林會導致碳排放量的增加,這又會進一步導致氣候變暖。對于許多欠發達國家,像肯尼亞,其結果就是極端天氣的出現,如目前的干旱就會導致貧困,苦難和饑餓。
恐怖現實:
氣候難民+疫情暴發
據英國的電視臺“第四頻道”報道,吉布提、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和烏干達都受到干旱的影響,饑荒正在這片大陸上蔓延。埃塞俄比亞總共有8000萬人口,其中本來就有800萬災民是依靠食物救助活命,而該國部分地區的少雨使得這個數字猛增了500萬之多。肯尼亞的主要糧食作物玉米的產量今年減少了三分之一,窮苦農民家庭受害最深。索馬里人口的一半也就是360萬人急需食物救助。在北烏干達地區,谷物很有可能減產一半。在南蘇丹部分地區厄立特里亞、中非共和國和坦桑尼亞,同樣的悲劇在上演。“這是非洲6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旱災”!
《經濟學人》報道說,在肯尼亞坎巴地區,農作物全毀了。村民們靠著政府每個月發派的玉米、大米和少量的食用油過活。但在當地頭領看來,比饑餓可怕百倍的是干渴。人們用手掘井取水,卻每每挖到頑石。他們希望得到能挖得更深的工具,可是誰能買得起炸藥和工具呢?
罕見的干旱和饑荒令上述國家的難民問題越來越嚴重。據報道,今年以來涌入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的索馬里難民數量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峰。而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同樣也飽受著饑餓的折磨,大約80萬難民已經被迫逃離家園。新難民的大量涌現,令早已人滿為患的難民營不堪重負。肯尼亞達達布難民營最多能夠容納9萬難民,現在卻收容著40萬人。由于物資匱乏和衛生條件惡劣,營養不良在難民營里成為普遍現象,大規模疫情隨時都有暴發的可能。
難民營兒童在玩用塑料瓶做成的玩具車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在肯尼亞北部的牧區,南埃塞俄比亞和南索馬里,家畜的大量死亡加劇了當地矛盾。在埃塞俄比亞南部和東部的奧羅莫人叛亂,以及索馬里東部的分離主義者極有可能借此發動猛烈進攻。和塔利班聯系緊密的南索馬里的伊斯蘭青年黨運動也很可能利用這次旱災招兵買馬———他們可以用食物來控制民眾。北肯尼亞最近的牛群襲擊事件造成了大量牲口死亡,有史以來最多的孩子和婦女成為受害者。可以預見,紛爭會不斷加劇,直到這片大陸能夠再次煥發生機。
甚至城市地區的經濟都將受到嚴重影響。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發言人伊麗莎白·拜爾斯說:“因為水力發電提供了埃塞俄比亞95%的電量和肯尼亞70%的電量。一旦河流萎縮或者完全干涸,大壩里沒了水,機輪也就無法正常轉動。正在當地政府費大力氣活躍經濟的時候,非洲大陸的電力供應變得愈發沒有保證。”
抗擊干旱:
農業改革+人道救援
聯合國預測,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烏干達和吉布提將有1100萬人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國際社會對發生在非洲的旱災給予了大量的糧食、水資源的援助。不僅官方機構,很多民間組織和個人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幫助非洲人民渡過災難。但是,這些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在聯合國糧食署工作的埃莉娜·帕斯奎尼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新聞采訪時說:“我們開始幫助小規模的農民和農民合作社,使他們變得更有效率。”她認為如果要從長遠解決非洲的干旱問題,就要改變非洲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節省本來就十分稀少的水資源。非洲政府也正在與當地機構合作引進抗旱和抗病的種子,并在村莊安裝水井,改進滴灌技術。例如,在肯尼亞,農民被建議并鼓勵種植谷子、高粱。
據意大利通訊社報道,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在羅馬總部召開緊急部長級會議,討論非洲之角地區不斷惡化的干旱和饑荒問題。與會各方一致同意實施一項以糧食援助和扶持農業發展并行的雙軌計劃,援助非洲之角遭受旱災和饑荒的人口。該計劃包括關注和解決一系列影響該地區的人道主義問題、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減少災害風險、提供衛生和教育服務、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以確保非洲之角長期的糧食和營養安全。受災國家的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站在應對糧食危機斗爭的“最前線”。此外,還要盡可能減少流離失所的難民數量,這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