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柏林8月30日電(記者潘旭)由于政府在歐元區債務危機以及利比亞問題上的表現不能令國內輿論滿意,德國總理默克爾正在面臨執政近六年來的最大考驗——越來越多的德國民眾認為默克爾的內政和外交政策缺乏明確的方向性。
默克爾曾憑借執政表現給多數德國民眾留下了堅定可靠、能力突出、善于調解各方矛盾的印象,但在短短幾個月內這一印象“被顛覆”了。
今年3月12日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默克爾一改此前一直支持發展核電的立場,轉而力主德國全面棄核。隨后,她又默許德國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就利比亞禁飛區決議進行表決時投下棄權票。
默克爾在這兩件事上的表現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她領導的基民盟在多個地州選舉中遭受重創。輿論認為,這樣的結果反映出選民對默克爾執政聯盟的政策已經開始表露出不滿情緒。曾經傾力提攜默克爾的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日前也公開批評默克爾的政策缺乏方向性。
然而,最令默克爾招致廣泛不滿之處在于她在處理歐元區不斷惡化的主權債務危機上日益顯現的捉襟見肘:缺乏強有力的手段和有效的應對措施,試圖討好各方,卻無法找到一條解決實質問題的途徑。
有輿論認為,默克爾向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國家提供大量資金援助及主導干預債務國家國債購買的決策有悖德國利益。也有人批評,默克爾在維護歐元區金融、財政和貨幣穩定方面做得遠遠不夠。
《明鏡》周刊刊文說:“在明確歐洲共同貨幣如何被挽救之前,應該先明確默克爾的職位如何被挽救……如果聯合政府不能在聯邦議院中就擴大歐元救助體系取得多數支持,聯合政府可能將不復存在。”
可以說,推動聯邦議院通過歐洲貨幣穩定機制并帶領德國擺脫經濟放緩困境已經成為默克爾執政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僅為0.1%。而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更是創下三年來的最大單月跌幅,投資者信心指數也創下32個月以來的最低。
一旦執政聯盟內部意見分歧嚴重,默克爾將不得不求助反對黨的支持以爭取立法通過她主導擴大旨在穩定歐元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法案。如果這樣,將極有可能引發執政聯盟分裂,導致大選提前舉行。
最新民調顯示,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的支持率僅為30%。如果2013年大選提前到現在舉行,基民盟毫無勝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