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3日消息?作為中國最南端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擁有著極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海南的民俗文化也同樣極具地方特色,同時,即便是同樣的民間傳說,海南各市縣的表現方式也不盡相同。即日起,人民網海南視窗將持續關注海南各地的民間習俗,為廣大網友帶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世界。
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城市,政治、經濟地位極其重要,同時也是全省文化交流中心。談到海口的重大民俗活動,不僅本地居民津津樂道,甚至不少慕名前來的外地游客也對參與過的民俗活動贊不絕口,活動廣泛參與程度可見一斑。
在海口的眾多活動之中,又以冼夫人文化節、元宵換花節最為搶眼,深受市民及游客的好評。
“鬧軍坡”紀念冼夫人歷史悠久,活動極具特色名揚海外
冼夫人文化節又稱軍坡節,是海南特有的風情習俗。其中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是冼夫人的故事廣為流傳的地方,千百年來形成了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鬧軍坡”活動。
據了解,軍坡分“公期”和“婆期”,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歷史人物的民俗活動。鄉村的“公期”和“婆期”時間不一致,各自供奉神主也不同,一般以一鄉或一村為單位,每到公期或婆期的軍坡節,村民必大搞祭祀,扛供奉的公祖婆祖巡村,請親朋好友來家中作客,不論是認識與否,過門便是客,需熱情招待,甚至勝過春節年夜飯。村中組織來的舞獅舞燈隊到各家中去拜祭,敲鑼打鼓,熱鬧非常。入夜,各家各戶湊份子請戲班劇團來上演瓊劇,連續幾晚,大過戲癮。這時期,婆祖巡游、道士跳神舞、裝神穿腮等舉行一些獨具海南的地方特色,富有神秘色彩的民俗活動,讓人大開眼界。一般認為,“鬧軍坡”就是為了紀念冼夫人。
作為南越俚僚(黎族)首領,冼夫人身體力行,促進民族團結,在民族團結方面,做了許多好事。在治理如今的兩廣地區和海南島期間,冼夫人懲治貪官,平定叛亂,鼓勵農耕,發展生產,開創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世世代代深受兩廣地區和海南人民愛戴景仰。
作為冼夫人曾經生活、奮斗過的地方,冼夫人的豐功偉績在海南民間廣為流傳,海南為紀念冼夫人而建的廟宇就有一百多間,其中,新坡冼太夫人紀念館是全省規模最大的一個。而位于新坡鎮的冼太夫人廟初建于明朝,是海南島50多個冼廟中規模最大、參拜人數最多的冼廟,由明代進士、湖廣巡撫提督軍門梁云龍創建。
據新坡當地居民介紹,每年農歷二月初六至十二是新坡鎮軍坡節最為熱鬧的時候,冼夫人和丈夫馮寶曾經率軍沿南渡江來到新坡,在新坡安營扎寨,進行操練,并于農歷二月初六至十二出兵平亂。如今的"鬧軍坡"活動,就是人們在安居樂業之后,為了感激冼夫人而舉行的模仿當年出軍儀式的活動。
海口市為了紀念杰出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及“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同時豐富市民游客文化生活、提升打造本土民俗文化品牌,截止到今年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冼夫人文化節,注重還原民俗本色,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著力保持各地區獨有的特色,同時在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方面進行大量探索,不僅得到各區鎮人民的廣泛參與及熱烈響應,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島外游客前來,進一步帶動了海南民俗文化的發展,推動了國際旅游島建設在民俗文化上的創新。
?
換花送祝福,海口元宵獨特民俗聞名遐邇
說到海口擁有悠久歷史的民俗活動,就不得不提到瓊山區的府城元宵換花節。
據了解,換花節原是瓊山特有的民間節日,歷史悠久,據說源自唐代。“換花節”起源于“換香節”,唐末已存在元宵張燈結彩、換香活動。“換香”蘊含著當地老百姓互換香火,有換吉納祥,發財旺丁的寓意。后來出于節慶安全考慮,1984年,府城民間“換香”習俗改為“換花”,活動的規模、范圍、區域逐年擴大,形成了凝聚友誼、美好、幸福、歡快為一體的新的娛樂形式。“換花”逐漸成為人們元宵鬧春的主要活動,并演變成年輕人追求愛情的新習俗。
當年,府城作為瓊州府駐地,每年農歷元宵總舉行燈會,花燈竟放之夜,成千上萬的年輕男女、老少便出門賞燈。當時沒有路燈,人們為了夜行方便,手里都拿一把點燃的香燭用以照明,路遇沒有香的的人便送他幾枝,有時偶遇朋友,也用香燭互相交換,互相說幾句祝福的話語,由此演變成了海南島上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到了后來,隨著電燈的出現,人們漸漸發現花更能代表心意,又輕巧靈便而且還能免掉在人擠人中被香燭的火苗燙傷,于是就大力提倡用鮮花代替香燭和青樹枝葉。從此,每到農歷正月十五,不分民族、年齡的大批人潮便會涌到府城鎮來參加換花節。
近年來,換花節同樣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希望通過換花節,加強對海口瓊山地區歷史文化背景的宣傳,并積極打造此類極具歷史意義的品牌節日,用文化旅游品牌節日帶動產業經濟發展。
2009年,換花節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關鍵時期,海口的民俗文化活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極具特色的活動內容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及游客參與,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最精最美省會城市,海口的民俗文化活動,仍有必要作進一步的開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