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一名巴勒斯坦小女孩臉上涂上巴國旗幟顏色,聲援巴勒斯坦“入聯”。
連日來,英美等西方國家的阿拉伯人游行,聲援巴國“入聯”。
?
9月23日,對于巴勒斯坦人來說,是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為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尋求成為聯合國第194個會員國,因美國將行使否決權而備受國際關注。
其實,“巴勒斯坦國”理論上早是“獨立”23年的“國家”,和世界上多數國家建立并保持外交關系,實際控制約2500平方公里的領土。既然如此,巴勒斯坦為何要加入聯合國?巴勒斯坦“入聯”申請勝算多少?很顯然,“入聯”對于爭取民心、國際支持、擠壓以色列外交空間都有重要意義。
如果巴“入聯”被否決,中東局勢很可能進入新的震蕩期。23日,約旦河西岸多個地區爆發巴勒斯坦人和以軍沖突,1名巴人死亡,另有5人受傷。
建國夢想
20世紀上半葉:
1947年巴主動放棄建國
建國是幾代巴勒斯坦人的夢想。然而在巴勒斯坦地區,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現代意義上獨立的阿拉伯國家。
猶太人先實現建國夢
4000多年前,很多猶太人在此生活,但終因外族入侵而流散各地。后來,阿拉伯人來到巴勒斯坦地區居住,成為這塊“流淌著牛奶和蜂蜜”土地的新主人。
由于猶太人長期流落各地,一直未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隨著歐洲的反猶主義愈演愈烈,寄人籬下的猶太人有了建國想法。1909年,第一個猶太人定居點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出現。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支持在巴建立“猶太人家園”,這也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護身符”。此后,流落各地的猶太復國主義者陸續回到巴地區定居,猶太移民與巴勒斯坦人很快為土地、水源等發生沖突。
?
巴人拒絕“巴以分治”
1947年年底,聯合國推出“巴以分治決議”。1948年,由于不滿以色列國建立,巴勒斯坦周邊的埃及、約旦等聯合對以色列宣戰,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中東戰爭。戰爭的結果以阿拉伯聯軍的失敗結束。
當時阿拉伯人之所以拒絕按聯合國決議建國,核心原因是他們認為決議不公。他們認為,占當地人口2/3的阿拉伯人只得到總面積的42.88%,猶太人卻得到56.47%。現在,巴勒斯坦實際掌控的領土遠小于分治決議的許諾,而且不少仍被以色列占領,其間散布著數百個猶太人定居點。
多國角力場
美國:奧巴馬21日稱中東和平無捷徑,重申動用否決權、堅決阻止反對巴方入聯。
以色列:以總理內塔尼亞胡18日稱,巴方想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努力將失敗。
俄羅斯:俄外長拉夫羅夫20日表示,俄羅斯支持巴勒斯坦爭取在國際法基礎上和平解決巴國問題的努力。
法國:薩科齊21日提出頗有折中意味的“中間路徑”:一方面呼吁聯合國把巴勒斯坦現有的觀察員“實體”身份升級為觀察員“非會員國家”,一方面提議巴以雙方拿出一年時間達成一份“最終協議”。
建國努力
開展武裝暴動:
單方建國“獨立”23年
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與以色列人作戰的主角不是巴勒斯坦人,而是約旦、埃及等“兄弟”國家。
為扭轉這種尷尬局面,巴勒斯坦人開始組織武裝和政治勢力,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赫”等武裝應運而生,逐漸整合為巴解組織。
1988年單方建國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失敗,巴領土全部被以色列占領,巴解組織的奮斗目標首次定位為“解放西岸、加沙地帶全部被占領土,巴難民可自由返回家園,成立以整個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人的建國夢,可以說這時才真正開始。
1988年,巴勒斯坦單方面宣布建國,至今得到約120個國家承認。但巴一直不能加入聯合國,僅僅作為“非會員政治實體”參加聯合國會議,沒有投票權,不能加入國際組織。
1993年后和談無進展
1993年,巴以簽署《奧斯陸協議》,規定巴勒斯坦自治當局5年內成立。
2005年,以色列關閉在加沙所有定居點,加沙地區5個區全部為巴方控制,成為二戰后第一塊完整的、全部為巴勒斯坦人自治的巴勒斯坦領土。
以色列仍然在自治區內駐軍和設定居點,控制著自治區的關稅和邊境線,雙方在領土范圍問題上意見根本對立。
入聯無望
美否決權斷送“入聯”
非會員國身份更現實
分析人士指出,巴方試圖通過“入聯”實現建國,扭轉長期以來在巴以關系中被動局面。巴勒斯坦“入聯”勝算如何?根據聯合國規章,任何國家申請成為正式會員國,先要向聯合國秘書長提出申請,由秘書長轉交安理會,再由安理會向聯大推薦,最后在聯大表決,獲現有全部會員國三分之二以上支持才能成為正式會員國。
按巴方說法,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巴方預計可獲“超過160票”支持。但美以強烈反對巴方尋求聯合國路線。奧巴馬總統明確稱,美國將使用否決權。
按外交人士分析,除非美國改變立場,否則這種方案幾乎不可能獲得成功。聯合國外交人士說,如果巴勒斯坦申請“非會員國”,勝算可能性更大。申請成為非會員國,只需要在聯大獲得簡單多數票支持即可。
后續影響
中東或進入新震蕩期
以色列警戒巴“入聯”
23日約旦河西岸多個地區爆發巴勒斯坦人和以軍沖突,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5人受傷。分析人士普遍擔心,如果巴國入聯被否決,中東將很可能進入一個新的震蕩期,給本已如火如荼的中東形勢澆上熱油。
以色列《國土報》22日稱,一股新的反美浪潮正在中東醞釀,導火索就是奧巴馬21日在聯大發言中強硬拒絕巴勒斯坦“入聯”。由于奧巴馬2009年在埃及曾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因此他被嘲諷“言而無信”。也門、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國數百萬人,計劃在23日舉行反美反以的大游行,以色列媒體擔心,游行有失控的危險。
目前的中東大變局,讓以色列陷入空前的鼓勵,以色列安全形勢十分不利,不僅對其友好的穆巴拉克及沒有敵意的卡扎菲政權倒臺,而且新的埃及領導力量更是打出反以標牌,民眾更是激發出對以強硬的斗爭熱情,此前圍攻以色列駐埃及使館就是例證。
分析人士認為,巴“入聯”更像一個象征性舉措,難以成功,短期對以色列的實際影響有限,但這一舉動將進一步擠壓以色列的外交空間。在中東劇變背景下,面對周邊逐漸高漲的反以情緒,深感戰略形勢惡化的以色列如坐針氈。
長期支持以色列的美國,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如果美國否決巴國“入聯”,特別是如果在安理會否決巴勒斯坦成為正式會員國的申請,美國改善與阿拉伯世界關系的努力將前功盡棄。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