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爸爸在一起,我想讀書”
在救助站的流浪未成年人教育保護中心,何仙童正坐在一個簡易的輪椅上跟大家交流。他看上去要比同齡人小一些。見到有人去看他,小仙童很興奮,問有沒有見到他爸爸。“我爸爸可親我了,去年5月份我的腳不知道咋回事變軟了,不能走路,爸爸花兩百多塊錢給我買了這個輪椅。”
問及讀書的事情,小仙童說是自己主動要求爸爸教的。“讀書有很多好處,我認得字了,可以幫爸爸買東西,以后也能工作。我一直想讀書。”
當記者問他想不想到學校讀書時,小仙童沉默了一下說:“我想跟爸爸在一起,我想讓爸爸教我讀書。”
救助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人和孩子已在救助站10天了,以后怎么安置還得請示上級主管部門。但只要他們在救助站停留,救助站會保證老人和孩子衣食無憂。
記者采訪時也得知,洛陽市救助站已經同老人戶籍所在地政府取得聯系,由上級部門協調后救助站可能會將老人送回南陽。
洛陽市救助站負責人稱,現在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讀書乞丐父子”,很多網友和市民也在為兩個人以后的生活出謀劃策。現實情況是老人想帶孩子一起走,孩子也天天嚷著跟老人在一起,他們會盡快協商出一個合適的辦法讓老人和孩子能放心離開。
隨手拍“讀書乞丐”的開封女教師
愿每個人拿出一絲善舉改變弱者命運
昨晚10時,記者輾轉聯系到發布“讀書乞丐”微博的“沐心齋主人”,她是開封市第六中學的一名音樂老師,叫丁湘怡。
丁老師說,去年11月份,她帶孩子到洛陽旅游,在洛陽王府井百貨附近看到了正在讀書的老人和孩子,很受觸動,于是隨手拍照并于2010年12月2日在博客上發布。前段時間,丁老師又把這件事發到自己的微博上。
“我深深感動于那個老人一絲不茍的朗讀聲,深深感動于那個少年聚精會神的眼神。那是初中的語文課本,少年本應在課堂上用這樣的目光和同學們一起來注視著自己的老師的,可是他只是一個乞丐。一個對知識充滿著渴望的乞丐!”丁老師在博客上寫道。
丁老師說,自己是一名老師,老人教孩子讀書,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逆境中的孩子對知識的一種渴求,也體現了知識的魅力,我們都應該思考怎么才能給孩子創造條件來滿足他們渴求知識的愿望。我們一直在呼吁為孩子們創造平等學習的機會,當我把乞討的小孩跟自己的孩子相比,我覺得我的孩子真是太幸運了,他們更應該珍惜自己擁有的機會和幸福,這件事是培養孩子愛心和道德觀念的最好的素材。“但愿每個人的一絲善舉,都能夠成為改變弱者命運的力量。但愿每個人都能夠行動起來,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盡一份綿薄之力。”
?
?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