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多項片區規劃亮相 南邊海定位國際游艇港
海口網11月15日消息??根據三亞新一輪城市總規要求,近期,三亞多項主城區控規正在陸續出爐,并進入公示階段。已通過專家評審的方案中,大東海片區、紅沙片區、臨春片區、河西片區舊城改造、南邊海地區等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都有相應調整和變化。
從目前展示在公眾面前的規劃中傳遞出一個信息——三亞市正在新一輪總規的指導之下全面開展更高標準的城市建設,向著建設國際一流濱海旅游度假城市的目標邁進。
功能升級總體定位更加明確
幾項規劃中,南邊海地區的總體定位最為搶眼。《三亞市南邊海地區城市設計暨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了南邊海未來的方向。南邊海總體定位為國際游艇港。核心功能包括以游艇銷售、游艇培訓、海上服務為主的支撐功能,以海洋文化、會晤交流、展覽演藝為主的特色功能,以主題娛樂、主題酒店、主題餐飲、主題購物為主的配套功能。為此,片區的土地使用主要包含游艇停泊及配套、綜合服務功能,兼顧必要的商業、休閑娛樂與居住等職能。
又如紅沙片區規劃中,將其發展定位為山水交融共生的城市片區;歷史魅力獨具的風情領地;現代居住與特色旅游的又一港灣。其中,紅沙老鎮所在區域,將形成集特色住宿、特色餐飲、特色觀光、特色休閑為一體的具有濃厚地域氣息的文化體驗核心區域。
此外,河西片區舊城改造目標為國際濱海旅游城市的城市中心區(down鄄town),城市商業文化服務中心和特色旅游片區。臨春片區總體定位為集居住、休閑度假和生態旅游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型度假生活區。大東海定位為獨具地域魅力的體驗式生活港灣、最具城市活力的城市型濱海度假區。
資源整合彰顯“山、水、城”之美
由于三亞自然資源豐富,河海匯集,山巒起伏,水繞城、山抱城,新一輪規劃中特別強調資源的整合利用。
如臨春片區用地三面靠山,一面鄰水,具有優越的景觀生態環境。該片區規劃中強調以鳳凰嶺公園和金雞嶺(虎豹嶺山)健身森林公園的建設將促進片區的發展,使片區的生活品質更加提升。
大東海片區空間景觀主題提出“山、海、城”交融。注重生態框架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系,在研究濱海空間優化的同時,考慮海洋、沙灘的合理利用和山體的保護,實現山、海、城的有效互動。
河西片區規劃結構沿三亞灣和三亞河形成的“濱水綠鏈”,包括濱海綠鏈和濱河綠鏈,是場地內重要公共性功能集聚的活力水岸。濱海綠鏈是三亞對外旅游服務的形象展示區域,濱河綠鏈是對內城市生活服務的公共活動區域。
紅沙片區規劃在布局總體思想里指出,明確山體保護邊界,保護山體資源,形成區內重要的生態屏障,再結合現狀,優化濱海岸線功能,為海岸開發注入活力。
統籌發展居民就地就近安置
目前三亞主城區大部分建筑按規劃建設,但以民宅為主的片區新老建筑混雜,部分地段違章建筑居多。一些城中村的產業就業基本非農化,但經濟社會管理體制未變;市政和公共設施缺乏,電線、排水排污、垃圾等待規范;人口構成復雜,社會治安、教育問題嚴重;就業和村民發展問題突出。
一方面,城市規劃要考慮旅游度假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規劃強調居民利益,城市各類公共設施的建設重點考慮服務于本地居民。
如南邊海地區臨山用地布局居住用地為主,包括現狀的經濟適用房小區和未來改建的漁港村居住用地。規劃形成三個居住組團,分別為西部鹿回頭居住組團、中部南邊海漁村、東部下洋田居住組團。規劃提出,居民應當納入保障性住房體系內統一考慮。規劃更新改造區域的居民應鼓勵就地就近安置,在新規劃的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內優先安排。原則上在南邊海片區不再進行單純商品住宅的開發。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劉貢 孫慧] [編輯:謝軍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