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其實從來不缺乏感動,缺少的只是發(fā)現(xiàn)的眼睛。
從58歲的“最美婆婆”陳賢妹,到“棄考捐髓”的90后學生田強;從路遇危急、用身體擋車護人的刁娜,到擁有近400人的公益性QQ群“昆明之美”……在第四季度的“中國網事·感動2011”人物評選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一種振奮人心的變化。
從中年的底層草根到新生的80、90后,我們看到了這個社會關于奉獻、關于幫扶、關于友善的代際承繼;從個體分散的偶發(fā)性善舉,到多人參與的團體性、有策劃的公益行動,我們看到了民間助人行為已經逐漸逾越個體力量的單薄,發(fā)展成一種團體性力量,推動助人行為向著常態(tài)化的軌道發(fā)展。
這種變化讓我們高興,讓我們贊許,更讓我們充滿期待!
11月27日,由新華社發(fā)起的“中國網事·感動2011”第四季度網絡人物評選結果揭曉,他們分別是:(上排左起)“昆明之美”公益團體、“修橋大爺”艾尼亞特·斯拉木、“舉車救人”農民工、“最美90后大學生”田強、“最美女孩”刁娜、“病前孝女”樊雅婧;(下排左起)“最美志愿者”王晰昧、“拾道德之荒”的陳賢妹、“熊貓姑娘”周曉娟、“攔車救警”逼停哥。 新華社發(fā)
這是“最美婆婆”陳賢妹與小悅悅的家人通電話,詢問小悅悅的病情(10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志瑋 攝
這是11月13日在武漢拍攝的三位的哥:(由左至右)天興出租公司的哥謝員生、聯(lián)海出租公司的哥徐永生、大通出租公司的哥周國華。新華社發(fā)
這是抬車救人的外來務工者在屋檐下避雨(10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溫美良攝
因救人而受傷的刁娜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龍口最美女孩”(11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這是“最美90后大學生”田強。 新華社發(fā)
這是“熊貓姑娘”周曉娟在工作中(11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朱國亮攝
這是揚州大學的“麻袋哥”在同學宿舍收集廢舊物品(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王駿勇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