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增量同時,如何減少存量?
公車改革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
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認為,降低配車標準固然是一種進步,但此次新規定只針對公車增量部分,沒有觸及龐大的存量部分,所以對整個公車消費觸動不大;有關方面應該進一步推進公車改革,大幅減少存量公車,切實削減公車開支。
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令長期關注公車改革的葉青倍感振奮。“這個條例明確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
葉青說,我們的公車制度是跟前蘇聯學的配給制,就是按級別配車。公車社會化意味著各單位不養汽車隊,需要用車時打電話給租車公司,按小時計費。“這種做法不用給官員發現金,百姓也比較容易接受,也好推動。”
“不過,從長遠看,我認為應該對公車進行貨幣化改革。”葉青說,“除極少數官員外,其他人一律不配車,可以按級別發一定的車補;這樣,領導干部自己選擇出行方式,距離不遠的話,可能會選擇步行或騎車。”
據了解,香港特區有700萬人口、17萬公務人員,但只有特首、政務司等各司司長、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立法會主席等配有專車,全港享有專車待遇的公職人員僅二十來人。
身為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的葉青,多年來一直踐行自己倡導的車改。“我不讓單位配車,自己開車辦公,單位每月給我1000元車補。”葉青說,“算下來,我每年給國家節約了8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