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晉商丁書苗不歸路:瘋狂結識官員沉迷不義之財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2-01-10 09:44

    晉商丁書苗暴富不歸路:靠運煤起家,結識高官涉足高鐵輪對生產,暴富后投身慈善;涉嫌劉志軍案被查。

    丁書苗出身農家,最后一步步發展成為身家幾十億的商人。

      晉商丁書苗的人生過山車

      出身農家,發展成身家幾十億的商人、慈善家,因卷入劉志軍案被調查,政協委員資格被撤銷

      ●1955年

      丁書苗生于山西沁水縣古堆村,家境貧寒,早年喪母。

      ●上世紀七十年代

      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她敢“投機倒把”,去各家收雞蛋,到縣城賣。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到“煤都”晉城開了一家饸饹館。結識運煤車司機,丁書苗買車運煤。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

      丁書苗找晉城官員幫忙,開始用火車運煤,并投資車皮。

      ●上世紀九十年代

      與鄭州鐵路局官員建立關系,販賣“車皮計劃”。后因投資自備車虧損。

      ●2003年

      丁書苗到北京,注冊成立公司,年經銷電煤400萬噸。

      ●2006年

      成立博宥公司,經介紹結識鐵道部官員,丁書苗中標高鐵項目,公司資產猛增。

      ●2008年4月

      丁書苗開辦高級會所,邀請布萊爾等多國政要,擔任咨詢理事。

      ●2010年5月

      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丁書苗以9000萬元捐款名列第六,成為扶貧名人。

      ●2011年1月

      因卷入劉志軍案,丁書苗接受調查;今年1月,其省政協委員資格被撤銷。

      1月7日,鑒于涉嫌違法違紀,丁書苗的省政協委員資格被撤銷。這名山西富商因卷入劉志軍案,于去年1月接受調查。

      獨自走出農村,丁書苗靠借錢運煤起家;后又與鄭州鐵路局官員建立關系,販賣車皮計劃,牟取暴利;到北京結識鐵道部官員,參與高鐵的輪對生產。

      丁書苗還是扶貧界知名人士,慈善投入累計近5億。最終,因劉志軍案發,丁書苗接受調查。有熟悉丁書苗的人說,通過依附壟斷權力來獲取利益,終究走不遠。

      1月7日,鑒于丁書苗涉嫌違法違紀,山西政協常委會議決定,撤銷她的省政協委員資格。

      丁書苗是山西博宥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博宥集團)董事長,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身家40多億的她,作為扶貧名人,形象還被刻成雕塑,全國巡展。

      去年1月,丁書苗因卷入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案被調查。

      57歲的丁書苗出身于山西晉城,當地一位和她熟識的官員感嘆說,“我曾通過其身邊人,幾次提醒她,別與權力走得太近。中國多少商人走上這條不歸路。”

      這名官員說,丁書苗從一個農婦發展到身家幾十億,真是不容易。但她通過依附壟斷權力來獲取利益,終究沒能走多遠。

      “她韌性十足”

      與丁書苗同村的村民說,丁書苗會做人,借給她10塊,她會拿出8塊搞關系

      丁書苗有著中原女人的鮮明特點,“身高超過1米7,長相憨厚。性格豪爽。”她家境貧寒,早年喪母,由父親一手帶大。

      上世紀70年代,丁書苗經人介紹,嫁給王必村的侯晚虎。侯退伍回家,在鄉政府工作。

      堂妹丁陸苗對丁書苗唯一的印象是“與常人不一樣。”計劃經濟時代,村民們每天下地干活掙工分,她卻不愿意下地。

      20歲出頭的丁書苗“膽子大”。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她敢“投機倒把”。所謂投機倒把,就是丁到各家去收雞蛋,送到縣城賣。丁書苗帶上干糧,提著雞蛋,一走就是一整天。

      “丁大字不識一個,一斤雞蛋2元,一斤半就算不出多少錢,還得問別人。”說起這件往事,王必村的村民忍不住笑了。

      在村民們的印象中,“丁書苗有本事,韌性十足。比如她找人幫忙,被拒絕不生氣,會一次又一次找。而且膽子大,你給她出個主意,她什么都敢做。”

      村民們說,“丁書苗很會做人,比如去貸款,你貸給她10塊,她能拿出8塊搞關系。有些人愿意跟她打交道。”

      丁不甘于農村的日子,改革開放后,便去了晉城,開了家饸饹館——晉城最為常見的飯店。關于丁的出走有兩種說法,娘家人稱是她湊了近3萬元,買車跑運輸,錢被人騙了,導致離開。

      但有村民稱,當年一個施工隊到村里來,丁認識了隊里一個卡車司機,后來在這個人的引導下去了晉城。

      這次出走,讓丁書苗跨出事業的第一步。了解她的人認為,丁從農村走出去,沒有任何特長,亦談不上美色。但她深得中國農村人情社會的處世之道。這也是其日后發展的關鍵。

      運煤發家

      丁書苗到“煤都”借來2000元運煤,生意逐漸做大,后投資了40多節自備車車皮

      饸饹,是一種像面條一樣的食物。知情人說,丁書苗開的饸饹店,來吃飯的煤車司機很多。丁做生意大方、實在,與這些司機打成一片。

      晉城被譽為生長在煤堆上的城市。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公路運輸是主要的手段。“丁很可能就是與司機的日常交流中,得知這一行當的利潤可觀。”上述知情人稱。

      丁買了一輛車,在卡車司機的帶領下跑起煤炭運輸。

      當時,賣煤成本極低,不到10塊錢可以買一車煤,約五六噸。晉城市政府一名官員回憶,整個晉城市賓館一般只住兩種人。買煤的和買鐵的,買煤的占60%以上。

      由于運力不足,很多煤被堆在晉城路邊或填滿了水溝,一座座小“煤山”上長出了雜草。甚至在多年后,煤價上漲,人們又把這些廢棄的煤挖出來賣。

      吉春河,曾在晉城從事煤炭生意,并在當地擁有煤礦。他說,當時誰能把煤運出去誰就能賺錢。

      據他介紹,晉城的煤一般通過河南省,轉運出去。太行山路段經常出現如此情形,綿延數公里的運煤車堵得水泄不通。“堵個兩天兩夜也不罕見。”

      于是,大量販煤者將目光轉向鐵路。丁書苗也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找關系,用火車運煤。

      丁書苗在晉城的運煤事業得到兩個人相助,一個是吉春河,另一個是王剛(化名)。王當時是晉城市政府管理煤炭產業的官員。

      王剛還記得第一次見丁書苗的情形。“當時,丁來辦公室,說想發煤。讓我找人幫她。她布衣,布鞋。她需要的是起家的本錢。我沒法幫她,拒絕了。”

      一次、兩次、三次……不管刮風下雨,丁書苗都騎著自行車,去找王剛。進不了辦公室,她就在大門口等。

      王剛被打動了,便將煤商吉春河介紹給丁書苗。“我親自為丁書苗擔保,吉春河借了她2000塊錢起家。”

      丁書苗起先與一些鄉鎮和市屬煤炭公司合作發煤,隨后生意越做越大,并投資買下了40多節自備車車皮。

      丁書苗開始找吉春河以及其他一些煤商,合作發煤。

      “我和丁書苗合作了一個多月。她到我這買煤,然后發往南方。她的資金積累開始豐厚起來。”吉春河說。

      “車皮”財富,聚散如煙

      丁書苗善鉆營,和鄭州鐵路局領導建立關系,獲取車皮計劃,再將其販賣牟取暴利

      丁書苗在煤炭運輸業里面,有一項廣為人知的本事:能拿到車皮計劃。

      車皮計劃,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一般是由當地的煤炭產銷大戶或礦務局,向上級鐵路局提出申請,需要多少車皮,鐵路局再統一上報鐵道部。最后鐵道部批下來指標,鐵路局再層層劃撥到各個單位。

      這一用車指標即被稱為“車皮計劃”。要向外運貨,必須要有“車皮計劃”。在鐵路運力的緊張時代,“車皮計劃”亦成為一項緊俏資源。

      一位鐵路系統的人士分析說,地方上的鐵路局擁有著分配車皮資源的極大權力,它可以根據鐵路運力,自由裁量用車指標的分配,“也就是說,他想不給你車皮計劃,你也沒辦法。”

      晉城沁水縣一位煤炭運輸業內的人士告訴記者,圈里人都知道,丁書苗在晉城生意做大后,又去了鄭州鐵路局找關系,以獲取車皮計劃。

      據這位知情人介紹,丁書苗當時靠借款和貸款,湊了10多萬元,在鄭州住了一兩年,每天去鄭州鐵路局找相關領導。她接觸不到領導,就去接近領導家屬,陪她們說話、購物,熟了之后再接近鐵路局相關領導。

      就此,丁書苗做起了販賣“車皮計劃”的生意。她充當中間人,獲得“車皮計劃”后,再轉讓給需要用車皮的客戶。

      煤商吉春河說,中間人會從中收取勞務費,一般一個車皮為兩三百元,運力緊張時,會炒到近萬元。

      吉春河認為,販賣車皮比發煤更劃得來,屬于包賺不賠的無本買賣。丁拿到車皮也無非是能吃苦,善走人際關系。

      晉城一位與丁書苗相熟的官員告訴記者,由于丁不善于經營,她在自備車上虧了不少。丁書苗投資自備車有幾千萬,靠借款和貸款。“后來還有人跟她打官司追要欠款。”

      吉春河記得,丁書苗是在2000年左右離開晉城。在吉的印象中,丁書苗離開晉城時沒賺到多少錢,她在發煤時還曾被人騙過。“煤發過去后,對方不給錢。她損失得不小。”

      北上10年,財富劇增

      丁書苗到北京結識劉志軍,參與動車輪對生產,2年內,公司資產從4億多升至45億

      晉城官員王剛再次見到丁書苗,是在2008年的北京。

      當時他與晉城市領導在北京辦事,領導提出,順道去拜訪一位山西企業家丁羽心。王剛在保利大廈22層,見到丁羽心時,吃了一驚,“這不是丁書苗嗎?”

      那時,丁書苗已是博宥集團董事長。

      “我還納悶,是不是因為做老總,名字也改得更洋氣了。”王剛說。

      到北京后的丁書苗,變的不僅僅是名字。

      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10月9日,丁在北京注冊成立中企煤電工業有限公司(下稱中企煤電),年經銷電煤400萬噸,鐵路運力500大列以上。

      2006年1月,丁書苗成立了北京博宥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博宥投資),注冊資金3000萬元。

      2007年12月,丁書苗的博宥集團,注冊資金增加到1.2億元。旗下企業包括北京博宥投資等,公司業務開始陸續向高鐵設備、影視投資、廣告傳媒及鐵路建設等諸多領域延伸。

      因卷入劉志軍案,丁書苗接受調查;今年1月,其省政協委員資格被撤銷。

      丁書苗的山西金漢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金漢德),順利中標京津鐵路聲屏障工程,并被鐵道部評為樣板工程。

      媒體曾報道,有鐵道部人士表示,金漢德引以為豪的75萬平方米鐵路隔音墻生產線建設項目,連環評都無法通過。

      記者向博宥集團發函求證,未得到回復。

      在一年的時間,武廣高鐵、鄭西高鐵、廣深港高鐵等相關項目,均由金漢德獨攬標權。

      隨后,丁書苗又涉足高鐵的動車輪對生產。所謂輪對,就是火車車輪加上一個車軸,將其連接起來,是高速火車的重要部件。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在2008年底,國家發改委曾組織專家組,評審企業申報的高速輪對項目。

      該專家參與評審。當時申報的企業有馬鞍山鋼鐵公司、太原重工和唐山、山東等幾家民企。這名專家說,有些企業的申報更具可行性。

      但最后項目由智奇公司中標。而丁書苗所屬公司在智奇公司中占有股份。

      王剛告訴記者,“我們也是后來知道,丁書苗與鐵路部門一些領導人攀上關系。沒有這些,她拿不下工程。”

      2010年2月,有媒體披露,丁書苗通過時任北京鐵路局臨汾分局副局長羅金保,結識鐵道部官員。

      據媒體報道,博宥集團于2008年初,資產總額為4.74億元;2010年9月,資產總額已達45億元,其中26.5億元經審計來源不明。

      成扶貧開發典型

      丁書苗暴富后成為扶貧名人,慈善投入累計近5億;她的老鄉則說家鄉沒得過她的好處

      晉城煤商吉春河與丁書苗保持著聯系。當丁的財富急速增長后,他曾勸過丁書苗,“你現在做大了,應該為家鄉和人民做點實事,做些慈善活動。”

      “丁還是挺聽我的。”吉春河說。

      丁書苗從事慈善大約始于2006年。那年,丁書苗出資50萬元,幫助湖北羅田縣平湖鄉胡家河村修建鄉村公路。

      2008年汶川地震,博宥集團先后捐資1.14億元;2009年5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5億元的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博宥基金”成立儀式;2010年5月,在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上,她以9000萬元捐款名列第六。

      2009年的一天,晉城廣場熱鬧非凡。一字排開的20輛愛心醫療流動車,引發眾人圍觀。晉城當地媒體人士仍記得當時盛況。那是丁書苗通過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無償捐贈1000萬元,用于晉城市偏遠山區實施健康醫療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

      這一年,丁獲評“中國扶貧開發典型人物”,她的形象被刻成雕塑,全國巡展。丁在公開場合說,“我的想法是窮人要過上好日子,也要有尊嚴,我們幫助他們是應該的,也是公平的,人人都要過上幸福的日子,這是國家的大事,也是我們的大事。”

      據不完全統計,丁書苗最近幾年的慈善投入,累計近5億。

      在采訪中,丁書苗的一些老鄉則說,“我們這些家鄉人沒得過她的好處。”

      因為建水庫,王必村有部分村民后來遷到了張峰村。他們希望丁書苗能捐款建一所學校。

      “我們去找丁,沒有回應。”學校的一名老師還說,遷到縣里移民村的侯姓村民也曾聯系丁書苗,希望她能幫大家開通管道煤氣,也被丁拒絕了。

      晉城市扶貧協會的相關人士也稱,“丁書苗與本地慈善機構合作并不多。”

      王剛認為,丁書苗這樣熱衷慈善,或許還有換取政治資本的因素在里面。她這種做法非常不明智,因為她沒有實體,這樣大量的捐款雖然換來了好的名聲,實際上也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

      “這么多錢,怎么賺來的?一查她賬就查出問題了。”王剛說。

      成敗人際網

      丁書苗開辦會所,布萊爾等多國政要被邀請出任理事

      在采訪中,不斷有人說,丁書苗是個很有能量的人,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政府官員,都能被丁書苗編織進她的人際網絡。

      在2008年左右,丁書苗加入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成為副會長。該協會現有團體、企業和個人會員700多個,會員擁有資產總量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

      丁書苗的人際網絡還開始向國際發展。

      2008年4月,博宥集團與當代英才(北京)國際廣告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英才會所股份有限公司,丁書苗任法人代表。

      迄今已有包括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法國、匈牙利等多國政要和前政要應邀,擔任會所高級別咨詢理事。

      晉城市一位媒體人士回憶,上世紀90年代,一位省領導到晉城視察,當時車隊到沁水縣,停在公路邊。一個農村婦女不知何事,想擠上工作人員車輛,但是被推了下去。

      “我當時作為記者隨隊采訪,看到這情景,覺得這農婦膽子真大。”該媒體人士說,后來他才知道,這名婦女就是丁書苗,想借此結識官員。

      晉城官員王剛回想丁書苗的人生軌跡,替她惋惜。王說,她被沖昏了頭腦,沉迷于不義之財,當初的勤奮、執著已經不見了。或者說,她迷失了自己。

      有媒體曾報道,鐵道部有官員接受丁書苗請托,內定多家企業中標鐵路建設項目。丁書苗等人向中標企業收取中介費。

      聊起丁書苗,吉春河有些為自己的選擇慶幸。

      從事煤炭發運生意的吉春河于1999年關停了自己的公司,把兩條鐵路專用線捐獻給了政府,孤身一人回到老家,承包了蘆葦河畔幾千畝荒山和荒灘,搞起了生態農業開發。

      吉春河認為,“農民終究還是離不開土地。”

      吉春河仍記得,以往逢年過節,丁都會給他發短信,或電話交流。他曾多次勸丁書苗回晉城發展。

      “我一直想讓她做農業,回報生養她的農村。但每次電話里她答應得好好的,就是不做。”吉春河說。

    [來源:正義網] [作者:] [編輯:鄭克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