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美“口水戰”日趨升級,“戰爭之弦”有越拉越緊之勢。雙方目前對峙的焦點在于,西方國家是否進一步制裁伊朗,伊朗是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就在局勢愈加緊張之時,伊朗總統內賈德高調現身拉美,開始在“美國后院”尋求外交“突圍”。
據伊通社10日報道,伊朗總統內賈德在委內瑞拉受到了查韋斯總統的熱情接待。雙方相談甚歡,并再次確認了共同的“反美立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李國富表示,內賈德訪問拉美并非臨時決定,是事前安排好的。但在如此敏感時期出訪“反美盟國”,內賈德一定會精心設計自己的行程,利用這個機會對外展示伊朗在國際社會中并不孤立。
李國富認為,內賈德此訪對美國來說是很難堪的。美國此前曾公開表示,拉美國家不要在此時與伊朗走得太近,但是內賈德還是在委內瑞拉成了“座上賓”。這與美國努力營造“國際社會都在孤立伊朗”的局面正好相反。
李國富認為,雖然伊美雙方目前動作頻頻,但從雙方表態來看,兩方都還比較謹慎,只要不觸及要害,“擦槍走火”的事件暫不會發生。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日前表示,如果伊朗發展核武器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將“做出回應”。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也表示,雖然伊朗有能力一段時間內封鎖該海峽,但美方也有能力重新打開這一石油生命線。
李國富表示,如果把帕內塔和鄧普西的表態看作是美國的“底線”,那么目前的形勢還沒有觸及這一“底線”。美國無法證明伊朗正在發展核武器,伊朗也一直對外宣稱和平利用核能。另外,美國認為,伊朗不會輕易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因此,設置這樣一條“紅線”可以從反面理解,即“只要伊朗不封鎖海峽,美國就不會動武”。
據伊通社報道,伊朗革命衛隊副司令努里日前表示,如果西方進一步制裁伊朗,伊朗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另據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將在2月份在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附近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李國富認為,伊朗的表態和演習實際上是一種博弈策略。他分析稱,一旦伊朗封鎖該海峽,勢必造成原油供應短缺,國際油價將應聲上漲,經濟不景氣的歐洲各國恐怕難以承受漲價的壓力。考慮到這一點,歐盟很可能不會通過針對伊朗的進一步制裁。同時,伊朗也不用真的冒“擦槍走火”的風險封鎖海峽。
目前,有關歐盟是否制裁伊朗的時間節點正在一步步逼近。據彭博社10日報道,歐盟外長會議將于1月23日召開,屆時各國外長將討論是否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歐盟上月召開的外長會議同意加大對伊朗的制裁,但沒有通過對伊朗石油實施禁運。
李國富表示,歐盟目前很難就這一問題達成一致。一些依賴伊朗石油的國家可能需要3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才能找到其他的石油供應來源。在此之前完全限制伊朗石油進口不太現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